五 峰 茶 業(yè) 近 代 簡 史
五峰土家族治自縣茶業(yè)局 覃士才
一、從五峰沿革及出土文物,看我縣的歷史,為研究五峰茶業(yè)提供地域依據
要考查了解五峰茶葉歷史,必須首先知道五峰的沿革與建置。
五峰縣于公元1735年始置縣制,原名長樂縣。秦統(tǒng)六國后,在巴人住地設巴郡、南郡、黔中郡。長樂地域秦時屬黔中郡。西漢屬佷山縣(長陽,五峰等地)隸武陵,后漢隸南郡.三國先屬蜀,后屬吳、晉、宋、齊隸宜都郡。西魏屬揚州,北周屬亭州隸資田郡,隨初將荊州在北周轄的施州政置清江郡,統(tǒng)鹽水.巴山(長陽、五嶧)等五縣,隸睦州。后隸荊州南郡。唐初復屬睦州,后屬峽州夷陵。五代屬南平峽州。宋屬荊湖北路峽州。元屬荊湖北道峽州路。元末土司錯處其間,長茅關(今采花長茂司)之南,菩提隘(今長樂坪荒口)之西,隸容美土司,歸四川管轄,屬巴蜀地域。明屬長陽地夷陵州,歸湖廣管轄。天啟(明熹宗公元621—一1627年)之后,百年關(今長樂坪)以西及屬容美宣撫司。清初仍隸夷陵州,后隸荊州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實行改土歸流,升夷陵州為宜昌府,遂將容美所轄之五峰、水盡、石粱各司地,并劃長陽.宜都、石門、松茲等縣部分地區(qū)合而設縣,域東有長樂坪,取意立名為長樂縣,縣治五峰山麓。隸宜昌府。1914年為避與福建省長樂縣同名,因治所傍依五峰山,故更名五峰縣。1927年廢荊宜道而直屬湖北省政府。1931年以后設宜昌行政專員公署,五峰屬之。1949年11月15日五峰全境解放,原崇信鄉(xiāng)(今王畈鄉(xiāng))析歸宜都。1957年至1958年,長陽縣紅漁坪鄉(xiāng),星巖坪鄉(xiāng)相繼劃入本縣。1984年7月i3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五嶧縣,設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同年12月12日正式成立,縣治、縣域不變。這就是川東鄂西南部湘鄂邊境地區(qū)的崇山峻嶺中、大部分區(qū)域曾經屬于容美溪峒的土家山鄉(xiāng),“宜紅茶”主產縣之一的五峰土家族治自縣的歷史沿革。
五峰地處鄂西南山區(qū),在北緯29º56ˊ——30°25ˊ、東經110°15ˊ——111°25ˊ之間,歷史上曾稱為“蠻夷之地”。
五峰從初設縣治至今,雖然只有270多年的歷史,但從出土的大量歷史文物及建置沿革足資證明,在這塊土地上,同樣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古代文明。1956年發(fā)掘的長陽人”化石,經鑒定為舊石器中期的古人類.距今十萬年至十五萬年之間。清乾隆年間,漁洋關鎮(zhèn)居民先后在鎮(zhèn)內花橋挖出的兩塊編磬,近年在長樂坪月山村,洞口村和漁洋關橋河村先后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石錛和石爺,都是古代人類用以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工具,屬巴蜀文化(巴蜀是我國茶葉發(fā)達最早之地,巴蜀茶事被譽為中華茶文化的搖籃)。這說明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在此溪峒中,就有原始部落群,土家族的先民就繁衍、勞動,生活其間,而且具有相當?shù)墓に囁。此外,還出距今2100多年戰(zhàn)國時期的編鐘(樂器、青銅質)和1700多年前巴國軍樂器虎紐享等(此文物均收藏在縣文化館)。
經古代生物學家關于植物化石分析,證明茶科植物最原始的屬種起于中生代白堊紀,距今八千多萬年。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胡先骕的研究:山茶屬植物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紀初,距今五、六千萬年,珙桐,銀鵲與茶科植物起源于同一個時期。而五峰地層地質年代,大部分屬下古生代之奧陶紀、志留紀并存與未分。在我縣縣城西十五公里的后河林區(qū)中,有一片(562畝)一億多年前存留下來的大面積原始森林。經中國林科院植物研究所主任宋朝樞鑒定:定名為“稀有珍貴樹種群落”。群落中有種子植物和蕨類植物三百多種,集中生長的大量稀有珍貴樹種有珙桐、白辛、天師栗、楠木、銀鵲、香果樹。珙桐且為我國特有,被我國政府列為重點保護樹種。植物學界認為:在北緯30º的地球圈內,存在這樣的原始森林是少見的,在中國也是少有的,是一處古老而豐富天然植物園,稀有珍貴植物活化石.它不僅對林業(yè)有著重要的科研價值,而且對研究我國茶葉也將會起到—定的作用。如果“川東鄂西是茶樹的原產地”,那么,這片天然植物園就應還作進一步考察。
二、五峰是‘宜紅”茶的主要產地,其名茶歷史悠久
盛產‘宜紅”茶的鄂西南五峰山區(qū),古元未之時隸屬巴蜀地域。巴蜀我國古老茶區(qū)之一,是我國茶葉發(fā)達之地,巴蜀茶事被譽為中華茶文化搖籃。早在公元三世紀西晉人撰寫的《荊州土地記》記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據查,武陵七縣之一含今五峰、長陽兩縣之地。唐代五峰屬峽州之地,盛產的茶葉更享有盛名。公元759年左右。茶神陸羽所著“茶經”一開頭就寫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shù)十尺。其巴山、峽州有兩人合抱者”.又據周靖民同志考證:唐代的峽州全稱為峽州夷陵郡。包括今五峰、長陽、宜都、宜昌、遠安、鶴峰等縣。 “唐代的巴山即今五峰縣”。 “巴山峽州有人合抱的大茶樹就是指五峰縣臨溪兩岸崇山峻嶺中的大茶樹。”又據鄧乃朋同志在“茶經注釋”一書寫到:兩人抱的大茶樹,其胸徑當在一米以上,高也應有十五米以上,從現(xiàn)在的大茶樹來看。在自然生長增粗的狀態(tài)下,非千年不可。而從‘茶經”寫作年代上推一千年,即為公元前250年前,距今2300年左右。又據馬湘泳考證《我國茶樹的起源在川東鄂西》。周文棠考證〈中國鄂西山地是茶樹原產地〉。根據這些全國知明茶葉專家的考證,應該說我縣在距今2300多年前就有自然生長的茶樹。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我們的祖先利用茶葉這一資源,由藥用逐步變?yōu)楫斀裉烊伙嬃;由野生逐步轉為人工栽培,并成為今天民族經濟的支柱產業(yè),這無疑是我們的祖先為茶葉生產做出的巨大貢獻,同時也為當今名茶生產、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優(yōu)厚的條件。這是繼水稻、小麥、桑蠶之后,中華民族對人類做出的又一巨大貢獻。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宜紅”茶區(qū)茶葉品質好。陸羽在“茶經”八之出即把峽州茶葉列為山南茶區(qū)之首,“山南,以峽州上,襄州,荊州次,衡州下……!彼未膶W家歐陽修在宜昌任縣令時曾留下:“雪消深林自剮筍,人響空山隨摘茶”。 “春秋楚國西偏境,陸羽茶經第一冊”的詩句,高度贊揚了陸羽對峽州地區(qū)茶葉的評價。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出版的有關茶書中記載:峽州有小江園茶,茱萸茶、芳蕊茶 碧澗茶、鹿苑茶、仙人掌茶、明月茶、楠木茶、歸州茶、香山茶……等歷史名茶;在咸豐三年(公元1754年)《長樂縣志》、《田氏一家言》中記載:我縣有“白毛尖茶、茸勾茶、明前茶、雨前茶、谷雨茶、蒸雨茶、板橋茶”等歷史名茶。這些歷史名茶有的列為貢品茶。
據《湖北茶樹地方品種資源調查及選優(yōu)初報》報道:“宜紅”茶問世于16世紀未至17紀世初,其產地主要是今五峰、長陽、鶴峰等縣,今已有近400年的產銷歷史。據1938年“湖北省茶業(yè)產銷狀況及改進計劃” —文記載:“鄂西之路,以產紅茶為主,螢聲中外之,‘宜紅’即產本地。產地有五峰、長陽、鶴峰,宜都等19個縣。而產量最多,品質最佳者,首推五、鶴兩縣。”1943年12月湖北省建設廳〈廳號1042〉《復興五峰茶葉計劃書》中寫到:“查五峰為鄂西重要茶區(qū),所產茶葉曰‘宜紅’,昔年運銷國外,頗有聲譽”。由于上屬該區(qū)紅茶主要先運集于漁洋關精裝和裝箱后,再經漁洋關水道運集于宜昌、宜都入長江轉運上海或武漢再轉運到廣州出口,故“宜紅”茶由此得名,直至于昔今。昔日的漁洋關有“小漢口”之美稱 。 由此可見,湖北五峰是“宜紅”茶的主要產地,而且產茶歷史悠久。20世紀30年代未期,我縣漁洋關民生茶號所生產的“春艷”牌紅茶,在全國評比第二名,為“宜紅”爭得了榮譽。
“宜紅”茶早在1600年前就輸往蘇俄、英國。在18世紀初,“宜紅”茶的品質在工夫紅茶中就僅次于“祁紅”,居全國第二位。由于1876年7月清政府與英國簽這定“煙臺條約”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宜紅”茶出口量便迅速增加。1886年前后,每年輸出量高達15萬擔之多。由于茶葉品質之佳,深受國外消費者歡迎,從此便贏得了“宜紅”茶的較高的聲譽。在中英茶葉貿易昌盛之時,英商曾在我縣采花、水盡司等地設立茶莊,茶葉靠人背挑、騾馬駝運運出山寨。遠銷英國等地。我縣至今還保存著“英商寶順合茶莊”金字牌為證。據周靖民同志考證:容閎(廣東澳門人)于1909年在美國所寫的回憶錄《西學東漸記》記載:兩湖產紅茶。1859年9月他帶“英商寶順洋行”到兩湖等地買茶。由此可見,此牌歷史之長,五峰紅茶也深受銷費者的歡迎。五峰水盡司、漁洋關到19世紀80年代,每年外銷量已達7500噸之多。及至20世紀30年代末期,年平均經銷紅茶達4500箱(每箱12.5公斤,合56.25噸),20年(1927年——1936年)共出口紅茶90070箱(合1125.875噸),鼎盛之時年加工量最多達10000余箱(合125噸以上,鼎盛之時年加工量達15804箱)。
三、晚清至民國初五峰之茶社
五峰設縣僅270余年,縣志記載的茶史甚少,F(xiàn)僅據我掌握的近代五峰茶社、茶號等情況簡錄于后,供同仁更深入一步研究時參考。
清道光四年(1842年)前后,廣東茶商帶領大批江西制茶工在五峰漁洋關、水盡司、采花等地開設號,收購紅茶并精制成“宜紅”銷往英國、俄國、德國、埃及等國。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廣東鄭繼庭、林志成、均大福在漁洋關開設“泰和合”茶社,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關閉。爾后又有湖北漢陽籍茶商義成生、志成、仁華等在漁洋關開設了6家茶社,精制紅茶出口。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姚協(xié)和來五峰開設茶號,后經營漁洋關恒信茶號,并在五峰定居。
1913年,廣東盧淑良、盧旭明在漁洋關堂上辦“太和洋”茶號,至1926年歇業(yè)。
1925年前后,江西修水人樊高升、冷德于、樊彬、樊希壁等相繼來漁洋關開設茶號,精制紅茶出口。他們招收我縣黃足三等為徒弟,傳授紅茶精制加工技術。后來,黃氏成了我縣一代紅茶名師。1935年,黃氏開始獨立經營民生茶號。并創(chuàng)造我縣“春艷”牌紅茶獲全國評比第二名(1934年五峰茶葉面積12500畝,產量153.4萬斤)。與此同時,中國茶葉公司派徐方干、沈卓銀、王昆等人在漁洋關設茶葉管理處和茶葉指導站。據《湖北省茶葉產銷狀況及改進計劃》記載:1937年前后全省收購、精制、運銷茶葉較大的廠商有24家,其中五峰就有源泰、恒信、民生、華民、同福、民孚、恒慎、合興等8家,漁洋關成了鄂西南的茶葉集散中心,昔日的繁華,被稱為“小漢口”。后因日軍侵犯,茶葉出口受阻,茶號紛紛倒閉,至1943年日寇侵入漁洋關,所有剩下的茶號均被燒毀。
四、興辦茶廠始末
1938年,國家貿易委員會在漁洋關王家沖設“中國茶葉公司五峰精制廠”,后遷至橋河,精制紅茶和加工磚茶。1941年5月,中國茶葉公司在漁洋關的“五(峰)鶴(峰)茶廠”,廠長胡子安。已擁有資金40萬元,年產紅茶600余箱。后該廠又在水盡司新衙門設初制分廠,主任張薄徑。并同時在采花臺、富足溪各設制茶所一個。
1942年,湖北省銀行茶葉部在水盡司高栗嶺設“湖北民生茶葉公司五鶴茶廠”,廠長萬純心,以加工龍井、松針、玉綠、玉華、瓜片、烏龍、珍眉等特種綠茶為主,銷往國內市場。同年湖北省平價物品供應處在恩施設“湖北恩施精制總廠”,下設“五峰水盡司制茶廠”。
1945年,湖北民生實業(yè)公司(原平價物品供應處)派田鵬集資組建“五鶴制茶廠”,年產紅茶達成1000箱。至1948年停產。
解放后,國家于1950年在長江岸邊修建“宜都茶廠”,精制紅茶出口。隨著茶葉生產的發(fā)展,經國家計委批準,1973年在漁洋關修建“五峰精制廠”,亦以精制出口紅茶為主。
五、功績卓著的五峰茶葉改良場
為推進鄂西南茶業(yè)技術進步,加強對茶葉栽培、加工、銷售等方面的研究,1937年由湖北省建設廳農業(yè)改進所直接領導的全省唯一的茶葉改良所從羊樓洞遷址五峰漁洋關,并定名為“湖北省農業(yè)改進所五峰茶業(yè)改良場”。該場征地44.72畝,設場長、技工、技佐、助理員、會計各一名。1938年又下設水盡司茶葉指導站,并先后在紅石板、趙家坡、采花臺、水盡司、石梁司等地建立模范茶園。
該場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技術培訓,指導茶農發(fā)展新茶園,更新、改造、臺刈、修整老茶園,調查和搜集茶樹品種,進行有性和無性繁殖與示范推廣,開展產地營銷活動和茶葉加工質量檢驗,促進茶葉品質的提高,完成省農業(yè)改進所下達的研究任務。為了加強對水盡司、采花及鶴峰等集中產茶區(qū)的技術指導,1944年將場址遷至五峰石梁司謝家?guī)r板(前農業(yè)指導處所在地),茶葉改良場原址漁洋關改為“國營中國茶葉公司五峰工作站”。1948年,五峰茶葉改良場終止工作。
“五峰茶葉改良場“是湖北省在我縣設立的最早的茶業(yè)科技推廣機構,也是我縣設立的農業(yè)科普機構。當時的國家農林部每年都要撥給一定數(shù)額的預算經費。該場的設立,對當時五峰茶業(yè)生產的發(fā)展,茶業(yè)科技的推廣普及,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它的業(yè)績永載五峰茶業(yè)發(fā)展史冊。至1949年,五峰全縣茶園面積已發(fā)展到8980畝,茶葉年產量已達378.7噸。據不完全統(tǒng)計,曾在該場任場長的有徐鄉(xiāng)干、高道光、余鏡明(曾在日本靜風茶場實習過)、袁鶴、王堃(曾任中茶公司技師)、王道蘊(畢業(yè)于日本東京農業(yè)大學),他們都對了五峰茶葉改良場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本文發(fā)表于湖南《茶葉通訊》2007年第四期·略有修改)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歷史地理集 1975年出版。
2、中國少數(shù)民族叢書——土家族簡史 1986年出版。
3、五峰概況 1984年出版。
4、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志稿。1991年,建置沿革卷、商業(yè)卷。
5、陳文懷《茶樹起源與原產地》1981年安徽《茶葉通報》第3期。
6、1980年8月2日《中國青年報》第1版。
7、馬湘泳《我國茶樹的起源在川東鄂西》1986年《中國茶葉》第1期。
8、周文棠〈中國鄂西山地是茶樹原產地〉1990年〈貴州茶葉〉第2期。
9、鄧善華、徐之楚1991年《科教興宜戰(zhàn)略研討會》上的書面發(fā)言材料《宜昌地區(qū)茶葉發(fā)展戰(zhàn)略思考》,
10、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編《湖北茶葉貿易志》 1985年12月第1次印刷。
11,李傳友《湖北茶樹地方品種資料調查及選優(yōu)初報》1984年湖南《茶葉通訊》第2期。
12、馬湘泳〈唐代茶樹的地理分布與貢茶〉,〈中國茶文化〉專號總第9期P245。
13、湖北省檔案館《湖北省建設廳廳號1042號、省林特1419號,卷宗號31—782卷69頁等》。
14、五峰縣政府檔案館,卷宗6期8頁等頁面。
15、周靖民《唐代的茶葉產區(qū)》1982年《中國茶葉》第1期。
16、周靖民、《湖南茶葉主要歷史資料輯》1982年湖南《茶葉通訊》第4期。
17、浙江《中國茶葉加工》1984年第1期《宜紅茶話史》。
18、陳祖規(guī)、朱自振《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1981年農業(yè)出版社。
19、王加生、《中英茶葉貿易史話》1983年浙江《茶葉》第3期P55。
20、覃士才 、鄧士奎 《五峰茶葉史話》浙江《茶葉機械雜志》1995年第4期
21、覃士才《宜紅茶茶區(qū)史話》1984年福建《茶葉科學簡報》第4期。
22、《論中國西部名優(yōu)茶開發(fā)的優(yōu)勢》1992年〈貴州茶葉〉第3期。
作者簡介:
覃士才,男,土家族,高級農藝師。中共黨員。1949年2月生。湖北五峰蘇家河村人,F(xiàn)任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農業(yè)局副總農藝師。l968年1 2月畢業(yè)于“廣東茶葉技術學!辈⒓庸ぷ鳌1987年12月“北京人文函授大學一一農經系”畢業(yè)。歷任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采花鄉(xiāng)科技副鄉(xiāng)長,縣畜牧特產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副總農藝師(黨委委員),縣農牧業(yè)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并兼任首屆縣特產技術推廣中心(現(xiàn)為縣茶業(yè)局)主任,縣茶業(yè)局黨支部書記、副局長。曾當選為中共采花鄉(xiāng)第二次、五峰縣第七次、宜昌市第二次黨代會代表。宜昌市第二、三屆(1997—2006年共兩屆)政協(xié)委員,宜昌市第三、四、五屆(1995—2006年共三屆)優(yōu)秀專家,AA縣、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縣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科技興縣十大標兵”,市科協(xié)“一大”、“二大”、省科協(xié)“五大”代表,F(xiàn)為中華茶人聯(lián)誼會理事,中國茶業(yè)學會會員。有多項科技成果獲省、市、縣獎勵。發(fā)表專業(yè)論文及文章80多篇。任市政協(xié)委員期間,撰寫茶葉、煙葉、交通、旅游、能源、畜牧、科技……等方面的提案20份(含聯(lián)名及縣政協(xié)提案一份)。直接參與制作的名優(yōu)茶獲國際、國家、省、市各級獎20余次(只)。主持五峰地方茶樹品種選育,先后有1個品種已省審定,3個品種參加全國茶樹良種區(qū)試。為全縣培養(yǎng)茶葉栽培、加工、良種繁育和良種選育等方面的農民技術人員近萬人。個人先后獲省科協(xié)授予的“燎原工程”先進個人,獲省科委等12家授予的“科技進步獎”、“科技服務獎”,獲省農業(yè)廳授予的“八五”期間全省名優(yōu)茶生產技術推廣先進個人,“八五”期間全省特產技術推廣先進個人、全省“特級制茶能手”等榮譽稱號。屬獲湖北省人民政府專項津貼的省管茶葉專家。據悉個人生平或傳略已被收入《五峰群英譜》,《中國勞模風采》、《中華茶人詩描》、《中國專家人名大典》、<中國學者>《世界名人錄》、《世界優(yōu)秀專家名人大典》等十幾部名典、大典、辭典及以及《五峰黨建網》、《三峽科技網》、《中國名人網》、《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世界優(yōu)秀專家網》等多家網站中。2001年l 2月23日至2002年元月7日應香東茶場劉萬學的邀請,赴蒙古國考察茶葉市場。2006年8月11 日至2 3日我隨宜昌委市組織部組織的專家組出境度假考察到了“新馬泰港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