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神秘人物,曾經(jīng)“隱身”長達30年之久。9月18日,在“表彰 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上,他第一個被江澤民授予由550克黃金鑄就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并代表科學家發(fā)言。
他就是于敏,私下里被稱作中國的“氫彈之父”、“中子彈之父”,盡管他本人一再反對這種稱呼。
由于保密的原因,他的著述多未公開發(fā)表,業(yè)外知名度也不高,連他的妻子 都說:“沒想到老于是搞這么高級的秘密工作”,而他的貢獻仍有蛛絲馬跡可尋 ——
在他被解密的1988年,新華社《了望》周刊發(fā)表了關于他的人物通訊, 標題是《設計中國氫彈的人》;
原中顧委常委、國務委員張勁夫在《請歷史記住他們——關于中國科學院與 “兩彈一星”的回憶》中提到,“研制氫彈工作主要是于敏他們做的,方案是于敏提的,也得過大獎”;
在《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核武器分冊》中,“于敏”的條目下寫著,“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
六次突破~~~~
經(jīng)過多方申請,9月22日,記者終于采訪到于敏。此前在9月7日,《紐 約時報》以3個版面的巨幅,刊出中國是憑本事還是靠間諜來突破核武發(fā)展的特稿,我們的采訪便從這篇報道開始。
于敏指著報道中的一句話——“不用進行間諜活動,北京可能已經(jīng)自力更生實現(xiàn)了自己彈頭的小型化”,對記者說:“這句話說對了,重要的字是‘自力更 生’,我國在核武器研制方面一開始定的方針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他話鋒一轉(zhuǎn);“但我們不是‘可能’,而是‘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小型化!
他說:“我國的核武器是靠自己的力量持續(xù)不斷發(fā)展的,一共有6次重大突破!
首先的兩次突破舉世震驚。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原 子彈試驗,1966年12月28日又成功地進行了氫彈原理試驗。
于敏在表彰大會上發(fā)言時說:“從突破原子彈到突破氫彈,我國只用了2年零2個月,美國用了7年4個月,蘇聯(lián)用了4年,法國用了8年6個月,我國的 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人民大會堂里響起了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
于敏透露:“氫彈突破以后,我國就開展了中子彈和‘小型化’的研制工作, 文革結(jié)束后加快了進度,又有4次重大突破,一次是在七八十年代突破了中子彈,另外3次是掌握了高比威力、小型化核武器的設計技術,其中包含很多環(huán)節(jié),最 后成功是在八九十年代!
他說:“經(jīng)過這4次重大突破,當前我國核武器的設計水平與國際水平處于同一檔次?梢宰龀晌淦。武器是硬邦邦的,真能實戰(zhàn)、應用埃”
45次與1054次核試驗~~~~~~~~~~~~
迄今為止,美國進行了1000多次核試驗,我國僅為45次,只占核大國 試驗總次數(shù)的2%,現(xiàn)已被證明造謠惑眾的《考克斯報告》以此為由,誣陷中國竊取了美國的核機密。
于敏告訴記者:“我國為什么只用很少的試驗,就能夠達到這樣高的技術水平?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他分析,首先,我國的國防戰(zhàn)略是積極防御戰(zhàn)略,中央制定發(fā)展核武器的方 針是立足有限目標、先進技術,即用先進技術打破核壟斷,因此我們集中力量突破重點,并不追求核武器的多樣化。
他說:“而美國采取進攻性戰(zhàn)略,需要各式各樣的核武器來滿足,研制了70多種型號!
于敏介紹說,第二,每次核試驗要耗資數(shù)以億元計,而我國還比較窮,因此 選擇既有發(fā)展前途,又踏實穩(wěn)妥的途徑,大多時間是在計算機上做模擬試驗,集思廣益,保證了技術路線幾乎沒有走過彎路。
第三,45次核試驗幾乎次次成功,周恩來很早就指示了16字方針“嚴肅認真,穩(wěn)妥可靠,周到細致,萬無一失”,我們基本做到了。
和平主義者和武器~~~~~~~~
于敏的身分是核物理學家,直到80年代中期,都是核武器理論研究的主要 負責人。與此同時,他又是一名和平主義者,堅定地反對核武器。二者是否矛盾呢?9月22日,在于敏家中,記者進行了下面一段采訪(分別簡稱“記”、“ 于”)。
記:有人不理解您的事業(yè),認為是制造殺人武器,對此您怎么看?
于:實際上不是殺人,而是人家要殺我,我不能不準備自衛(wèi)。我們從來不想 殺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都是受外族侵略,不要說近150年,就是在漢唐盛世侵略過誰呀?中華民族從來就是非常堅強、同時又非常愛好和平,這是中國人 民的傳統(tǒng)。
記:您是和平主義者嗎?
于:我當然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我當然不愿意打仗,我打心眼兒里贊成核武 器最好都徹底銷毀。完全禁止,但是美國人他們不同意呀——逼的,沒辦法。
在50年代,核大國幾次威脅要使用核武器來打我們,舉一個例子,抗美援 朝的時候,美軍統(tǒng)帥麥克阿瑟就曾建議用核武器襲擊中國。它真正進行核訛詐、核威懾了,不是報紙上說說玩兒的,是它的高級將領、他們的中央決策機構(gòu)有這 種考慮呀。
所以毛主席講,你要不受人家欺負的話,就不能沒有原子彈。所以中央在那 么困難的情況下,決定研制“兩彈一星”,打破核壟斷。
但是我國的核戰(zhàn)略屬于戰(zhàn)略防御性質(zhì),所以一有原子彈就立刻發(fā)表聲明,我 們完全是為了自衛(wèi),我們承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義務,不對無核國家或地區(qū)使用核武器,也不會用核武器進行威脅。
記:據(jù)報道,“1996年3月,我軍在臺灣海峽舉行陸、海、空三軍聯(lián)合作戰(zhàn)演習,顯示我軍完全有決心、有辦法和有能力維護祖國統(tǒng)一、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 和領土完整。1999年9月,在浙東、粵南沿海舉行大規(guī)模諸軍兵種聯(lián)合渡海 登陸作戰(zhàn)實戰(zhàn)演習,表明我軍現(xiàn)代化建設水平和聯(lián)合作戰(zhàn)能力又有新的提高! “有能力維護祖國統(tǒng)一”是否指“兩彈一星”的實戰(zhàn)能力?
于:我們的目標是針對李登輝跟他的一小撮追隨者,因為他要把臺灣從祖國 分裂出去,臺灣廣大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核武器怎么能夠用到臺灣海峽呢?我想,我們會盡量避免使用武力,盡可能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但如果臺灣宣布獨立, 我想絕對不能允許,那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如果封鎖臺灣,我們的導彈、現(xiàn)代化 武器有足夠的能力。
核武器是威懾力量,主要防備他國干預我國內(nèi)政。我想,美國要考慮中國的 國力,考慮到中國的核武器,一旦侵略我們,那就看中央決策了,反正我們有打擊美國的能力,有遠程導彈、洲際導彈、核武器。美國應該遵守國際法,臺灣是 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能干涉。
記:銷毀核武器豈不是銷毀了您的畢生心血?
于:這有什么關系,一個人,十二億分之一,從歷史上看不曉得多么微校再 說,這種事怎么能從個人角度考慮,這是事關民族、國家、人類的大事,其它都無所謂。
記:您預計自己能看到這一天嗎?
于:我看不到了,我想幾十年之內(nèi)不會的,因為他們的戰(zhàn)略非常清楚,美國 始終不肯承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義務,它擁有那么強的常規(guī)力量,已經(jīng)是“天 下無敵”,但它還是不肯放棄首先使用核武器。
法國稱,他的核武器是保證國家安全的最重要支柱。
在前蘇聯(lián)的時代,本來宣稱承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義務,但到了俄羅斯, 這一條明確宣布取消。
他們肯徹底銷毀嗎?不可能的。我沒有幾年了,看不到那一天,我想到你七 八十歲(即50年后)能看到就不錯了。
記:有朝一日,核武器會毀滅地球嗎?
于:我想不會。撒切爾夫人講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以來,美蘇冷戰(zhàn)很厲 害,局部戰(zhàn)爭不斷,但始終沒有打起世界大戰(zhàn),核武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誰也不敢打。
核武器有其嚴格的保險系統(tǒng),誤發(fā)或者被竊取的可能性極小,美俄都是最高 首腦隨身帶著,有總統(tǒng)的命令才能使用,而且得幾個人共同完成啟動,非常保險。
我想,核武器最終會被銷毀。這要看整個政治形勢,必須全球戰(zhàn)略是多極化 的,霸權(quán)主義沒有施展余地,和平與發(fā)展真正成為現(xiàn)實。
“土專家一號”~~~~~~~
在研制核武器的權(quán)威物理學家中,于敏幾乎是唯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他 是解放后的第一批大學畢業(yè)生,1949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一個日本代表團訪華時,稱他為“土專家一號”。
對此,于敏有自己的見解,他語重心長:“‘土專家’不足為法,科學需要 開放,應該交流、互相啟發(fā),應該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只有在大的學術氣 氛中,才能利于成長,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有很好的條件。”
于敏1926年出生于河北,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淪陷區(qū)度 過的。在高中,他以門門功課第一聞名全校。畢業(yè)前夕,其父失業(yè),在同學父親的資助下,于敏考取了北京大學工學院,條件是畢業(yè)后到資助者的公司就職。上 大二的時候,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北大遷回北京,有關方面發(fā)給每個學生每月一袋面 粉,憑著這一袋面粉和對物理的興趣,于敏辭謝了資助,轉(zhuǎn)到科學院物理系,每天吃窩頭就咸菜。
于敏研究生畢業(yè)后,到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當時,國內(nèi)沒有人會原子能理論, 他的工作是開創(chuàng)性的,完全靠自己探索,并達到了當時這一學科相當高的水平,錢三強稱他“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60年代初,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學家玻爾訪華時,一同于敏接觸,就說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我國正在研制第一枚原子彈時,有關部門作出部署,要求氫彈的理論探索先 行一步。1960年底錢三強找于敏談話,讓他參加氫彈原理研究,于敏毫不猶豫地服從了安排。
他的一位老同事對記者說,這次從基礎研究轉(zhuǎn)向氫彈研究工作,對于敏個人 而言,是很大的損失,違背了他的愛好。于敏生性喜歡做基礎研究,比較自由,當時已經(jīng)很有成績,而核武器研究任務性重,集體性強,意味著放棄光明的學術 前途,隱姓埋名長年奔波。
于敏說:“這次改變決定了我的一生。童年亡國奴的屈辱生活給我留下慘痛的記憶,中華民族不欺負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負,核武器是一種保障手段,這 種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動力。”
西方習慣將理論突破中起重大作用的人稱為“××之父”,于敏認為“×× 之父”的稱呼不科學,說:“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學、技術、工程于一體的大科 學系統(tǒng),需要多種學科,多方面的力量才取得現(xiàn)在的成績,我只是起了一定的作 用,氫彈又不能有好幾個‘父親’。”
三次休克~~~~
1969年搬遷“三線”,于敏一家隨單位搬到四川,由于當?shù)貨]有工作條件,科研人員又返回北京,但因妻子是行政人員,妻兒仍留在四川,夫妻兩地分 居長達2年多。
在這期間,于敏三次休克。一次是1969年在新疆的試驗現(xiàn)場,于敏爬上 山坡觀察火球,一上山頂就倒下了,渾身冷汗淋漓。
另外兩次休克是在北京。一次妻子探親時,帶孩子從公園回家,發(fā)現(xiàn)于敏休 克,急忙叫鄰居幫忙抬到醫(yī)院,撿了條命。于敏十分慶幸:“如果她不在我旁邊, 那次就完蛋了。”
還有一次是1973年,他抱病去青;爻霾,回京途中在火車上便血, 到合同醫(yī)院輸液時休克。
幾次發(fā)生休克的原因主要是過于疲勞。一方面工作非常繁重,此外,精神壓 力很大,稍有不慎就變成反革命,他形容當時心情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夫妻團圓后,一家三代5口住在兩居室,晚上于敏只好在廚房工作,他說, 這比過去擠在一間屋好多了。1980年他們搬入現(xiàn)在住的三居室,對此,他表示十分感謝組織的照顧。
今年73歲的于敏仍保持著從小養(yǎng)成的兩大愛好:看京戲和古典文學。六七 十年代,他常和鄧稼先到戲院門前等退票。古典文學中他最喜歡《紅樓夢》。
于敏家的客廳里懸掛著諳葛亮《誡子書》中的一句“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于敏最欣賞的詩句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他評價諸葛 亮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為了理想奮斗終生,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道德楷模,最可貴的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記者稱他為諸葛亮式的人物,于敏說:“我比諸葛亮差遠了,他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我只是螢火之光,怎能與皓月爭輝!
〖原載《南方周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