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電極催化劑制備規(guī)律研究。
2.金屬-載體相互作用和C1化學。
3.加氫精制。
4.氧化物表面氧物種和低碳烴活化研究。
5.過渡金屬氮化物,碳化物催化劑研究。
6.納米發(fā)光材料。
7.催化劑的原位光譜方法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領域前沿項目: 直接醇類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研究。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電極表面活性相及調(diào)變規(guī)律研究。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非貴金屬電極催化劑的。
4.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項目:直接醇類燃料電池的研究與開發(fā)。
5.中韓合作項目: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ment of Catalyst Cycle Life in DMFC。
6.美國通用公司合作項目:Joi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7.主持了同希臘的國際合作項目---科技部。
8.主持了同西班牙的國際合作項目---科技部。
9.主持了同德國的國際合作項目---科技部。
10.主持了同英國的國際合作項目---科技部。
11.主持了同比利時的國際合作項目---科技部。
科研成果:
一、加氫脫硫催化劑表面活性相和氫溢流現(xiàn)象的研究。
加氫脫硫和加氫脫氮是石油加工生產(chǎn)中一個重要過程,雖然迄今為止工業(yè)上一直廣泛使用有促進劑的 Co-Mo/Al2O3,Ni-Mo/Al2O3和Ni- W/ Al2O3等催化劑,但是有關這些催化劑表面活性相結構助劑Co和Ni的促進作用以及反應機制等長期以來仍然眾說紛紜,較有代表性的有比利時魯溫大學B. Delmon 教授提出的“Remote Control”模型,丹麥H.Topsoe 教授提出的“Co-Mo-S”相模型。上述問題之所以長期爭論不休,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有關活性相原位表征手段不多。作者在多年吸附態(tài)研究的基礎上,利用兩 種探針分子在不同活性中心上競爭化學吸附同原位雙光束紅外光譜技術相結合,從而發(fā)展出NO和CO雙分子探針的紅外光譜法用于硫化態(tài)的Co- Mo/Al2O3 催化劑表面活性相的研究。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在原位條件下有效地區(qū)分出不同的表明活性相以及它們的相對豐度;并且,還可以提供有關活性相之間相互作用方 面的信息,較之通常研究工作中單獨使用NO,CO 等探針分子大大前進一步,提供信息豐富的多。所以G. A. Mills 教授在第九屆國際催化會議(加拿大1988)的大會總結報告中稱該項研究為HDS催化劑研究方法進展之一。作者利用雙分子吸附方法還第一次從實驗上證明了 在硫化態(tài)Co-Mo/Al2O3 和 Ru/Al2O3 催化劑的表面存在有氫溢流(H-Spillover)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吸附在硫化態(tài)Co中心上的氫解離后溢流到附近的Mo中心,該Mo中心同HDS活性有密切關 系,這為HDS催化劑活性相調(diào)變最佳化提供了新的信息。Appl.Catal. 雜志主編Delmon B. 教授在第一屆世界石油大會(科威特, 1989)的綜述報告上稱其為 HDS 催化劑研究進展之一。
二、在催化研究中的原位分子光譜方法及其進展。
催化劑表征對了解催化劑結構和組成在予處理,誘導期和反應條件下以及再生過程中所發(fā)生的變化是至關重要的。原位觀察又是闡明反應機理,分子與催化劑相互 作用的動態(tài)學和穩(wěn)定中間物結構的最有效的技術,反應機理和動力學的研究,特別是對催化反應中間物的原位觀察,對發(fā)展催化科學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樣的研究 結果提供了催化作用的全面知識,并有助于闡明催化劑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基于上述考慮,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先后開拓和發(fā)展了如下原位分子光譜表征方法:
1. 原位雙光束透射紅外方法(-100℃ - 800℃);
2. 原位發(fā)射光譜方法;
3. 原位漫反射光譜方法(MIR,NIR);
4. 原位拉曼光譜方法;
5. 雙分子探針方法;
6. 程序升溫質(zhì)譜(TPD-MS );
7. 化學撲獲和同位素標記方法。
為此,研制和設計了相應的原位紅外池,原位拉曼池和原位紅外發(fā)射光譜池等關鍵設備。這些原位分子光譜技術已先后為美國西北大學,加州大學,比利時新魯溫 大學,西班牙催化和石油化學研究院以及前南斯拉夫等國內(nèi)外50余家實驗室采用。并為國內(nèi)外提供了100余套設備,從而該實驗室在催化基礎研究方面成為國內(nèi) 外有一定影響的實驗室。已成功的利用這些方法在C1化學,加氫精制,烴類選擇氧化等領域累計發(fā)表學術論文350余篇,有力的促進了國內(nèi)相關學科的發(fā)展。
三、氧化物表面活性氧物種及其低碳烴活化和氧化的研究。
氧物種及其烴類活化的研究是烴類氧化基礎研究的核心內(nèi)容。本工作以氧物種為研究對象,詳細表征了表面氧物種及其轉(zhuǎn)化過程,并在此基礎上考察了氧物種的反應活性,烴類與氧物種反應的機理以及飽和烴(以甲烷為代表)的活化。主要結果與創(chuàng)新點是:
1.用振動光譜(FT-IR),順磁譜(ESR)和同位素技術(18O2),鑒別了CeO2 上的兩個活性分子離子氧物種:超氧和過氧物種,觀察到其特征振動頻率分別為 1126 和 883cm-1。氧化鈰表面上的甲烷活化和氧物種的轉(zhuǎn)化過程主要依賴于氧物種的氧缺陷和電子狀態(tài)氧化鈰 O-2 - O2-2 之間易達成平衡。
2. CeO2,La2O3,Sm2O3 等稀土堿性氧化物經(jīng)高溫抽空脫除碳酸基和羥基后,表面上會形成極活潑的氧物種。這種氧物種主要是配位不飽和( C.U.S.)的表面晶格氧物種(1< 2),其反應行為類似于O- 物種。在低于100℃ 條件下即可使CO,C2H2 等分子氧化。CH4, C2H6 和C2H4 等低碳烴分子與氧化鈰上氧物種反應結果表明:在溫和條件(<200℃)下,超氧O2- 物種并不參與反應,而O2-,O- 和表面配位不飽和氧物種可導致烴類的氧化反應。實驗發(fā)現(xiàn)在氧化鈰和其它非化學計量的輕稀土氧化物上低碳烴的溫和催化氧化過程經(jīng)歷一個共同的的機理,即完全 氧化均經(jīng)表面甲酸根物種。
3. 在低溫下(173-250K),在氧化鈰表面上首次檢測了CH4 在氧物種作用下形成的活化吸附態(tài),觀察到CH4 由于受表面氧物種(主要是 O- 和表面配位不飽和氧物種)作用岐變?yōu)镃3v 結構時對稱振動g sy 的紅外吸收。此結果證明了CH4 在C-H 鍵斷裂之前受到氧物種作用首先發(fā)生結構岐變,消除原來四個等同C-H 鍵的兼并性,并進而導致某一C-H 鍵弱化,斷裂。這個結果對于認識甲烷及其它低碳飽和烴的C-H 鍵活化機理具有重要意義。本項研究先后在:J.Catal.,J.Phys Chem.,Catal.Letter,AppL.Spectroc., Chemical Commication- JCS,10thICC,美國第207屆化學會學術會議上等一流國際雜志上發(fā)表系列研究學術論文 10余篇,在氧化物表面氧物種和CH4 活化方面的研究水平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論文發(fā)表后受到了國外同行的廣泛注意和好評。
四、丙烷氧化脫氫制丙烯的釩鎂氧(V-Mg-O)催化劑活性相表征。
丙烷氧化脫氫制丙烯是低碳飽和烴活化和轉(zhuǎn)化的又一個重要的課題,到現(xiàn)在為止在眾多的催化體系中V-Mg-O被認為是最有效的催化劑。所以在丙烷氧化脫氫 制丙烯的研究中V -Mg-O體系是最為關注的催化劑,由于一般化學方法制備的V-Mg-O 催化劑總是有多種V-Mg-O物相共存,且因制備方法和予處理條件不同而異,因此,文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相互矛盾的結果,對活性相的歸屬各不相同。至今尚不清楚 究竟哪種物相是最理想的活性相? 因而,為了鑒別V-Mg-O催化劑的活性相,我們采用“分離變數(shù)”的方法巧妙的利用檸檬酸法在較低焙燒溫度下獲得較大比表面積的V-Mg-O的三種純相 (偏釩酸鎂MgV2O6;正釩酸鎂Mg3V2O8;焦釩酸鎂Mg2V2O7),并獲得三種純相的紅外和拉曼光譜。通過對這三種純相的反應研究發(fā)現(xiàn)其活動順 序為:a -Mg2V2O7 > Mg3V2O8 > a -MgV2O6,并同它們相應的氧化還原(Redox)性質(zhì)是一致的。實驗結果還表明,兩種純相共存時活性相間存在協(xié)同作用,這種協(xié)同作用能夠顯著的提高 丙烷氧化脫氫的活性。通過原位紅外和拉曼光譜研究進一步澄清了V-Mg-O催化劑活性相歸屬的爭論,同時也看出:V-Mg-O在不同載體上(TiO2, Al2O3)三種純相分布的相對變化,載體的性質(zhì)決定了表面上的V-Mg-O 物種的結構和性質(zhì),表面釩氧化物的濃度和Mg/V比是決定丙烷氧化脫氫活性的主要因素。我們的研究還證明V-Mg-O催化劑的丙烷氧化脫氫活性,不能簡單 的與V-Mg-O 純相關聯(lián)。這些結果受到了國際上同行的好評和充分肯定,并在文獻中被大量引用(SCI檢索:單篇引用率達39 次)。
五、紫外拉曼光譜儀研制和在催化研究中的應用。
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的專家鑒定認為,本項目屬國內(nèi)自行設計組裝的第一臺紫外拉曼光譜,利用連續(xù)波腔內(nèi)倍頻紫外激光作光源,采用創(chuàng)新的外光路系統(tǒng),使用先進 探測設備,儀器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紫外光譜儀由紫外激光器、外光路采集系統(tǒng)、三光柵單色儀和CCD探測器和計算機組成。采用紫外連續(xù)波激光成功地避開 熒光干擾,而且利用紫外共振拉曼效應使靈敏度大幅度提高,因此極大地拓寬了拉曼光譜在催化研究中的應用。這一領域的研究曾被美國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雜志評述為催化表征研究的三大進展之一。不僅在催化表面研究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并為材料、生物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強有力的研究手段。
為將這一新技術很快應用于催化研究中,又設計組裝了用于催化原位研究的配套裝置,對一系列傳統(tǒng)拉曼光譜難以研究的催化劑體系進行了研究,得到了一批文獻上未曾報導過的新結果。
在催化劑積炭研究、分子篩原位合成研究、有機物單層分散研究和低擔載量氧化物催化劑的研究中已取得重要進展,特別是首次獲得了TS-1分子篩中有關骨架鈦存在的直接證據(jù),進一步表明這一新技術在催化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六、Ru催化劑上CO吸附態(tài)和活性相調(diào)變規(guī)律的研究。
采用原位紅外實驗技術(In Situ)同時結合化學吸附、熱脫附、高分辨電鏡等實驗技術,系統(tǒng)地研究了Ru催化劑表面CO吸附態(tài)和活性相調(diào)變之間的規(guī)律以及諸因素如:預處理條件、殘余Cl- 、Ru的平均晶粒、載體的性質(zhì)、表面酸性和第二金屬組元素的影響。
發(fā)現(xiàn)Ru催化劑表面上CO吸附態(tài)對Ru的氧化還原狀態(tài)十分敏感,并且對文獻上有爭議的譜帶進行了歸屬。無論實用的Ru催化劑或是基礎研究中用的Ru催化 劑絕大部分是采用RuCl3水溶液浸漬制得,但殘余Cl- 的影響問題一直未被人們認真注意,這也是文獻中一些數(shù)據(jù)相互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本工作詳細地研究Cl- 對CO吸附態(tài)的影響,發(fā)現(xiàn)殘余Cl- 對CO吸附態(tài)類型、結構、強度均有明顯影響并因預備處理條件而異。載體的酸性是否對Ru的催化性能和CO吸附態(tài)有影響,在文獻中一直是有爭議的。在本研究 中,所有實驗結果都有力地證明了載體表面的B酸中心和L酸中心同Ru有明顯相互作用,并導致不同程度的缺電子Ru+d 中心出現(xiàn),從而明顯地改變了Ru中心上的CO吸附態(tài)。在雙金屬Ru-Cu催化劑研究中,Cu對Ru的作用,以西德慕尼黑大學的G. Ertl教授為代表的觀點認為, Cu在Ru單晶表面上相互作用,幾何效應為主,同時存在較弱的電子相互作用,而且是Ru轉(zhuǎn)移電子給Cu,但在載體存在時Cu-Ru相互作用如何?是否也是 如此?我們發(fā)現(xiàn)在Ru-Cu/SiO2體系中,Ru-Cu之間相互作用受載體和預備處理條件影響,在SiO2載體上Ru-Cu之間存在電子相互作用,而電 子轉(zhuǎn)移方向是由Cu到Ru,也即載體的作用可以改變Cu-Ru之間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除此之外還發(fā)現(xiàn),Cu對Ru的簇化作用使得Ru能夠再分散。上述實驗結 果可較好的利用作者所提出的相互作用模型來解釋。
七、軟X射線出現(xiàn)電勢譜儀研制的應用。
軟X射線出現(xiàn)電勢譜儀(Soft X-Ray Appearance Potential Spectrometer ---SXAPS是七十年代由Park和Houston等人發(fā)展起來的閾值法表面能譜儀。目前它已成為固體表面性質(zhì)測試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SXAPS可 以獲得表面元素組成、電子結合能、化學位移和空態(tài)密度等信息。這些信息對催化劑的表征和催化作用機理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國內(nèi)外均無商品化的儀器。
為了進一步擴展催化作用研究方法,于一九七九年底開始了SXAPS的研制工作,至今已完成了全金屬樣機的研制和調(diào)制工作,并做了一些應用。此樣機除鎖相 放大器外均采用國產(chǎn)和自制設備。利用此樣機可以在10-8乇真空下,對十二個樣品依次進行分析。能夠獲得表面元素組成、電子結合能(一次和二次微商譜)、 化學位移、空能帶態(tài)密度的信息。在儀器的靈敏度、精度和準確度等方面與國外實驗室同類設備的水平相當。在此樣機中,安裝了樣品加熱、測溫和予處理裝置,可 通入氣體進行氧化、還原、氣體吸附和反應,使譜儀不僅適用于表面研究,也具有原位研究催化作用的特點。
由于SXAPS屬于閾值法能譜儀,相對 于動能法能譜儀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易于普及,它和俄歇(Auger)能譜可成為互補設備。尤其是對在催化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過度金屬(重元素),此譜儀 靈敏度高,譜峰簡單,易于解釋。而由SXAPS獲得的空能帶態(tài)密度信息,則是目前其他儀器無法獲得的信息(只有廣延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譜可獲得空態(tài)密度信 息,但由于設備昂貴,無法普及)。因此,此譜儀的研制成功,對催化劑表面性質(zh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發(fā)明專利:
1 一種擔載型和非擔載型催化劑及制備方法 孫公權; 孫世國; 唐水花; 姜魯華; 徐恒泳; 辛勤; 周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11-14
2 一種用于過濾和洗滌樣品的自動添加液體的裝置 孫公權; 秦兵; 唐水花;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11-21
3 燃料電池適配器 孫公權; 秦兵; 趙鋼; 陳利康; 趙鋒良;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11-21
4 一種負載型PtRu合金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孫公權; 閆世友; 辛勤; 樸燦鎬; 朱相熏; 張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三星SDI株式會社 2008-07-23
5 一種堿性電解質(zhì)膜在堿性直接醇類燃料電池中的應用 孫公權; 侯宏英; 王素力; 金巍; 柳鶴; 楊少華;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10-05-26
6 大比表面雙組元過渡金屬氮化物及其合成 辛勤; 張耀君; 齊興義; 王新平; 閻衛(wèi)宏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1997-08-27
7 一種紫外拉曼光譜儀 李燦; 辛勤; 應品良; 劉建科; 熊光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1999-07-14
8 一種高活性氨分解催化劑 魏昭彬; 李燦; 辛勤; 梁長海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0-03-01
9 一種不要預硫化處理的加氫精制催化劑 魏昭彬; 辛勤; 李燦; 孫秀萍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0-03-08
10 一種活性中心高隔離過渡金屬選擇氧化催化劑 李燦; 楊啟華; 應品良;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0-05-17
11 一種高效氨合成催化劑及其制備 李燦; 梁長海; 魏昭彬; 辛勤; 孫秀萍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0-10-18
12 化學嫁接法制備高度隔離單活性中心過渡金屬離子選擇氧化催化劑 李燦; 楊啟華; 魯繼青; 王素力;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0-12-06
13 一種鈦硅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其應用 劉中民; 于健強; 李燦; 辛勤; 許磊; 孫承林; 黃韜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1- 06-20
14 一種鹵代芳香族污染物的催化燃燒消除催化劑 李燦; 劉艷; 魏昭彬;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2-04-03
15 一種擔載型貴金屬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辛勤; 周振華; 周衛(wèi)江; 孫公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3-06-25
16 一種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極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辛勤; 周衛(wèi)江; 周振華; 魏昭彬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3-07-09
17 一種高擔載量雙組元多組元貴金屬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辛勤; 周衛(wèi)江; 周振華; 李文震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3-10-15
18 一種用于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流場分配板 孫公權; 劉建國; 陳利康;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3-10-15
19 低溫燃料電池鉑-錫基陽極催化劑 辛勤; 周衛(wèi)江; 宋樹芹; 周振華; 李文震; 孫公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5-02-09
20 一種高電催化活性的燃料電池鉑基貴金屬催化劑及制備方法 辛勤; 周振華; 姜魯華; 周衛(wèi)江; 孫公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5-02-09
21 一種擔載型金屬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辛勤; 周振華; 姜魯華; 周衛(wèi)江; 孫公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5-02-16
22 直接醇類燃料電池膜電極結構與制備方法 孫公權; 趙鋒良; 劉建國 ; 趙鋼; 陳利康;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5-03-09
23 燃料電池復合材料雙極板及其制作方法 辛勤; 陳維民; 孫公權; 梁振興; 任素貞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5-03-09
24 空氣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類燃料電池結構與制作方法 孫公權; 趙鋼; 劉建國; 陳利康; 趙鋒良;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5-03-09
25 用于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膜電極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孫公權; 汪國雄; 樊小穎; 王素力; 趙新生; 孫海;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5-05-04
26 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電催化劑及其應用 辛勤; 李煥巧; 孫公權; 李文震; 周振華; 周衛(wèi)江; 姜魯華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5-06-29
27 一種直接醇燃料電池的阻醇膜及膜電極的制備方法 孫公權; 孫海; 王素力; 劉建國; 汪國雄; 樊小穎; 趙新生; 徐恒泳; 侯守福;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6-02-22
28 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多層膜電極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孫公權; 王素力; 汪國雄; 孫海; 趙新生; 樊小穎;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6-03-08
29 一種空氣自吸式直接醇類燃料電池極板及應用 孫公權; 趙鋒良; 陳利康; 趙鋼; 秦兵; 楊少華;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02-28
30 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極和膜電極的制法 孫公權; 王素力; 吳智謀; 孫海; 汪國雄; 毛慶; 王琪;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03-21
31 一種燃料電池的膜電極陰極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孫公權; 汪國雄; 王素力 ; 王琪; 孫海; 毛慶; 鄭思靜; 俞耀倫;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03-28
32 一種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電極、膜電極及制法和應用 孫公權; 王素力; 孫海; 汪國雄; 毛慶; 王琪;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 05-16
33 一種用于直接醇類燃料電池系統(tǒng)的醇類濃度傳感器 孫公權; 孫偉; 楊維謙; 孫海; 楊少華;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06-20
34 一種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有序化膜電極及其制備和應用 孫公權; 王素力; 孫海; 汪國雄; 毛慶; 王琪;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06-20
35 一種鋁/過氧化氫燃料電池陰極制備方法 孫公權; 楊維謙; 楊少華 ; 孫偉;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06-20
36 一種用于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電催化劑 孫公權; 田娟; 姜魯華; 閆世友;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07-04
37 一種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的制備方法 孫公權; 毛慶; 王素力; 孫海; 吳智謀; 高妍;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8-12-17
38 用于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氣體擴散層及制法和應用 孫公權; 高妍; 王素力; 孫海; 毛慶; 葉璦瑋; 辛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9-04-01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1.主編的《現(xiàn)代催化研究方法》,科學出版社,2008。 2.主編了《固體催化劑研究方法》,科學出版社出版,2005。 3.同李燦合作主編催化叢書《Spillover and Migration of Surface Species on Catalysts--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112》1997年由荷蘭 ELSEVIER 出版社出版。 4.主編的《催化研究中的原位技術》,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993。 5.同尹元根等人合編的《多相催化劑研究方法》,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出版,1988。 6.同王宗明等人合作主編的《應用光譜技術》,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1985。 7.主編的《現(xiàn)代催化研究方法》,科學出版社,2008。
發(fā)表論文:
1 《催化學報》創(chuàng)刊30周年紀念同比利時B.Delmon教授科技合作20年回顧 辛勤 催化學報 2010-08-30
2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用磷酸氫鋯/Nafion115的研究 侯宏英; 孫公權; 吳智謀; 金巍; 辛勤 電源技術 2009-01-20
3 Nafion 修飾Pt/C電催化劑的制備與表征 張媛媛; 李相一; 李煥巧; 辛勤; 孫公權 電源技術 2009-05-20
4 甲醇電化學氧化催化劑的失活機理研究 陳維民; 蘇會東; 辛勤 沈陽理工大學學報 2009-04-15
5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穩(wěn)定性 陳維民; 辛勤 高等學;瘜W學報 2009-07-10
6 熱處理對多元醇法制備的PtRu/C電催化劑的影響 閆世友; 孫公權 ; 齊靜; 高妍; 辛勤 催化學報 2009-11-15
7 新型碳材料作為直接醇類燃料電池催化劑載體的評述 唐水花; 孫公權 ; 齊靜; 孫世國; 郭軍松; 辛勤; Geir Martin HAARBERG 催化學報 2010-01-30
8 制備方法對直接乙醇燃料電池陽極 PtSn/C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姜魯華; 臧海霞; 孫公權; 辛勤 催化學報 2006-01-30
9 PT/CE_(0.75)ZR_(0.25)O_2的催化性能及其氧移動性的~(18)O同位素交換表征 林瑞; RODGUEZ-RAMOS INMACULADA; BACHILLER-BAEZA BELIN; GUERRERO-RUIZ ANTONIO; 孫公權; 辛勤 催化學報 2006-02-28
10 低溫燃料電池雙極板材料研究進展 陳維民; 孫公權; 毛慶; 梁振興; 辛勤 功能材料 2006-01-20
11 納米級堿土金屬釩酸鹽發(fā)光材料[A_3(VO_4)_2:Eu]發(fā)光性質(zhì)的研究 付曉燕; 牛淑云; 張洪武; 辛勤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6-01-30
12 磺化聚醚醚酮/聚偏氟乙烯共混膜的研究 任素貞; 孫公權; 吳智謀; 李辰楠; 金巍; 辛勤; 楊學鋒 電源技術 2006-03-20
13 鋁-過氧化氫燃料電池陰極的研究 楊維謙; 楊少華; 孫偉; 孫公權; 辛勤 電源技術 2006-05-20
14 一種水清潔陽極的基于甲醇滲透的濃度傳感器 孫偉; 孫公權; 楊維謙; 楊少華; 辛勤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06-08-20
15 納米級發(fā)光材料A_2SnO_4(A=Ca,Sr,Ba):Eu發(fā)光性質(zhì)的研究 付曉燕; 牛淑云; 張洪武; 閔慶旺 ; 辛勤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6-08-30
16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電催化劑載體碳納米帶的合成與表征 齊靜; 高穎; 唐水花; 姜魯華; 閆世友; 郭軍松; 辛勤; 孫公權 催化學報 2006-08-30
17 PtRu納米線的合成及其在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陽極中的催化活性 孫世國; 徐恒泳; 唐水花; 郭軍松; 李煥巧; 曹雷; 周冰; 辛勤; 孫公權 催化學報 2006-10-30
18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雙催化層陰極結構和性能 汪國雄; 孫公權; 王素力; 王琪; 孫海; 毛慶; 辛勤; 衣寶廉 電源技術 2006-11-20
19 PtRu/C電催化劑上甲醇吸附氧化過程的電化學原位紅外光譜 王琪; 孫公權; 閆世友; 汪國雄; 辛勤; 陳青松; 李君濤; 姜艷霞; 孫世剛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6-11-10
20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參比電極的設計與穩(wěn)定性 毛慶; 孫公權; 趙新生; 楊少華; 辛勤 化工學報 2006-11-30
21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阻醇膜電極的研究 孫海; 孫公權; 王素力; 毛慶; 汪國雄; 楊少華; 辛勤 電源技術 2007-02-20
22 陽極催化層孔結構對DMFC性能的影響 俞耀倫; 孫公權; 辛勤 電池 2007-02-25
23 催化層與擴散層熱壓結合對DMFCs性能的影響 鄭思靜; 孫公權; 王素力; 孫海; 毛慶; 汪國雄; 俞耀倫; 辛勤 電源技術 2007-03-20
24 印刷線路板在被動式DMFC中的研究 趙鋒良; 孫公權; 陳利康; 秦兵; 汪國雄; 王素力; 楊少華; 辛勤 電源技術 2007-03-20
25 納米金催化劑在CO低溫氧化和選擇性氧化中的研究進展 魯繼青 ; 羅孟飛; 辛勤 化工進展 2007-03-25
26 純甲醇進料被動式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趙鋒良; 孫公權; 高妍; 陳利康; 楊少華; 辛勤 電源技術 2007-04-20
27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電催化劑性能衰減研究 陳維民; 孫公權; 趙新生; 孫丕昌 ; 楊少華; 辛勤 高等學;瘜W學報 2007-05-10
28 納米級ASnO_3(A=Ca,Sr,Ba)∶Eu的光譜研究 付曉燕; 牛淑云; 張洪武 ; 辛勤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7-09-15
29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催化劑性能的影響因素 陳維民; 孫公權; 毛慶; 楊少華; 孫丕昌; 辛勤 催化學報 2007-08-15
30 碳載PtSn催化劑上乙醇電氧化的原位時間分辨紅外光譜研究 王琪; 孫公權; 姜魯華; 朱明遠; 汪國雄; 辛勤; 孫世剛; 陳青松; 姜艷霞; 陳聲培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8-01-15
31 中空石墨碳材料作為電催化劑載體在直接乙醇燃料電池中的應用 賈子麒; 孫公權; 曹雷; 汪國雄; 辛勤 催化學報 2008-02-15
32 活性炭擔載硅鎢酸催化甘油脫水制丙烯醛 寧麗麗; 丁云杰; 陳維苗; 龔磊峰; 林榮和; 呂元; 辛勤 催化學報 2008-03-15
33 低溫燃料電池貴金屬催化劑的老化 陳維民; 辛勤; 孫公權 催化學報 2008-05-15
34 Sn(Ⅱ)/Sn(Ⅳ)對PtSn/C乙醇電化學氧化活性的影響 朱明遠; 孫公權; 李煥巧; 曹雷; 辛勤 催化學報 2008-08-15
35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陰極 Pt/C催化劑的制備與表征──制備及處理方法的影響 李文震; 周振華; 周衛(wèi)江; 李煥巧; 趙新生; 汪國雄; 孫公權; 辛勤 催化學報 2003-06-30
36 紫外拉曼光譜研究焙燒氣氛對氧化鋯相變的影響 李美俊; 馮兆池; 張靜; 應品良; 辛勤; 李燦 催化學報 2003-11-30
37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PtRu/C的制備和表征 周衛(wèi)江; 李文震; 周振華; 宋樹芹; 魏昭彬; 孫公權; Tsiakaras P.; 辛勤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3-06-15
38 納米級發(fā)光粉體YVO_4∶Eu的合成及光譜性質(zhì)研究 張洪武; 牛淑云; 彭鯤; 孫公權; 辛勤 功能材料 2003-10-25
39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研究進展 周衛(wèi)江; 周振華; 李文震; 孫公權 ; 辛勤 化學通報 2003-04-18
40 氮化鉬上肉桂醛的選擇加氫 沙廣燕; 肖進兵; 楊光; 辛勤 大連大學學報 2003-04-25
41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Pt-Ru/C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 趙新生; 孫公權; 陳維民; 唐水花; 辛勤; 楊少華; 衣寶廉 催化學報 2005-05-30
42 用硼酸三甲酯對Al_2O_3路易斯堿性進行紅外光譜定量研究 傅仕福; 廖力夫; 陳仲清; 王麗華; 汪敏; 李燦; 辛勤; 張慧 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6-30
43 低溫燃料電池擔載型貴金屬催化劑 李文震; 孫公權 ; 嚴玉山; 辛勤 化學進展 2005-09-24
44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用質(zhì)子交換膜研究進展 任素貞; 梁振興; 辛勤 ; 孫公權; 楊學鋒 膜科學與技術 2005-08-25
45 碳納米管擔載PtSn陽極催化劑對乙醇的電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趙新生; 孫公權 ; 姜魯華; 毛慶; 辛勤; 衣寶廉; 楊少華 高等學;瘜W學報 2005-07-15
46 碳納米管負載的鉑催化劑對檸檬醛選擇加氫及CO微分吸附熱研究 張耀君; 李聚源; 李文震; 辛勤 高等學;瘜W學報 2005-07-15
47 Nafion~膜的回收及再鑄膜在直接甲醇燃料電池中的應用 李辰楠; 孫公權; 梁振興; 任素貞; 趙新生; 辛勤 功能材料 2005-07-20
48 硼酸三甲酯為探針紅外光譜定量研究氧化鎂的路易斯堿性 傅仕福; 廖力夫; 汪敏; 梁俊; 李燦; 張慧; 辛勤 光譜實驗室 2005-11-25
49 應用于燃料電池的全氟磺酸膜及其改性 李辰楠; 孫公權; 任素貞; 吳智謀; 劉瑾; 辛勤 科學通報 2005-10-15
50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雙催化層陽極的穩(wěn)定性研究 趙新生; 孫公權; 樊小穎; 汪國雄; 孫海; 毛慶; 王素力; 辛勤 電源技術 2005-12-20
51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模型研究進展 毛慶; 孫公權; 楊少華; 辛勤 電源技術 2005-12-20
52 納米發(fā)光粉體YVO_4∶Sm的研制及性能 牛淑云; 韓燕; 張洪武; 辛勤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20
53 高分散直接甲醇燃料電池Pt/C陰極電催化劑的制備過程機理與表征 周振華; 周衛(wèi)江; 姜魯華; 王素力; 汪國雄; 孫公權; 辛勤 催化學報 2004-01-30
54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汪國雄; 孫公權; 辛勤; 衣寶廉 物理 2004-03-12
55 浸漬順序?qū)g-Pd/Ce_(0.8)Zr_(0.2)O_2催化劑活性及脫附性能的影響 閆宗蘭; 林瑞; 羅孟飛; 辛勤 催化學報 2004-08-30
56 直接乙醇燃料電池PtSn/C電催化劑的合成表征和性能 姜魯華; 周振華; 周衛(wèi)江; 王素力; 汪國雄; 孫公權; 辛勤 高等學;瘜W學報 2004-08-15
57 DMFC的阻甲醇滲透研究進展 宋樹芹; 梁振興; 周衛(wèi)江; 孫公權; 辛勤 電池 2004-08-25
58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用磺化聚醚醚酮膜初探 任素貞; 梁振興; 趙新生; 辛勤; 孫公權; 楊學鋒 電化學 2004-09-10
59 新型碳納米材料在低溫燃料電池催化劑中的應用 李文震; 梁長海; 辛勤 催化學報 2004-10-30
60 以硼酸三甲酯為探針分子紅外光譜法測定Al_2O_3、SiO_2的路易斯堿性的研究 傅仕福; 廖力夫; 呂昌銀; 汪敏; 李燦; 辛勤; 張慧 南華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4-09-30
61 微量熱法研究燃料電池PtRu/C催化劑的CO微分吸附熱 張耀君; 李聚源; 張君濤; 辛勤 化學學報 2004-11-15
62 DMFC陽極催化層離子電阻的測定和優(yōu)化 趙新生; 孫公權; 王素力; 孫海; 汪國雄; 衣寶廉; 楊少華; 辛勤 電源技術 2004-12-20
63 新型Pt-Sn/C陽極催化劑對乙醇的電催化氧化性能 趙新生; 姜魯華; 孫公權; 楊少華; 衣寶廉 ; 辛勤 催化學報 2004-12-30
64 用于CO選擇氧化反應的新型Pt-Fe/Al_2O_3催化劑(英文) 唐曉蘭; 張保才; 李勇; 辛勤; 申文杰 催化學報 2005-01-30
65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復合雙極板材料性能測試 陳維民; 梁振興; 張洪武; 任素貞 ; 王琪; 孫公權; 辛勤 功能材料 2005-02-20
66 納米YVO_4:Ln(Ln=Eu,Tm,Dy)發(fā)光粉的研制及與相應塊體發(fā)光粉的光譜對比 牛淑云; 韓燕; 付曉燕; 張洪武; 辛勤 稀土 2005-02-25
67 鎂燃料電池的發(fā)展及應用 楊維謙; 楊少華; 孫公權 ; 辛勤 電源技術 2005-03-20
68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膜電極性能衰退原因的分析 趙新生; 樊小穎; 汪國雄; 王素力 ; 孫海; 衣寶廉; 辛勤; 孫公權 電源技術 2005-04-20
69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高性能雙催化層陽極的研究 樊小穎 ; 趙新生; 孫海; 汪國雄; 王素力; 孫公權; 衣寶廉; 辛勤 電源技術 2005-04-20
70 固體催化劑的研究方法 辛勤 石油化工 1999-12-20
71 固體催化劑的研究方法第十八章催化材料的電化學表征研究 姜艷霞; 孫世剛; 辛勤 石油化工 2002-09-20
72 直接乙醇燃料電池初探 宋樹芹; 陳利康; 劉建國; 魏昭彬; 辛勤 電化學 2002-03-25
73 紫外拉曼光譜研究釔摻雜的氧化鋯體系表面相變 李美俊; 陳鈞; 韓波; 馮兆池; 應品良; 辛勤; 李燦 光散射學報 2002-07-15
74 有機添加物對Cu-Co-Fe合成醇催化劑的修飾作用 徐杰; 杜寶石; 田宏; 辛勤; 李燦 催化學報 2000-01-29
75 γ-Mo_2N催化劑上的乙炔選擇加氫 郝志顯; 魏昭彬; 王來軍; 李曉紅; 李燦; 辛勤; 閔恩澤 催化學報 2000-05-29
76 雙組分過渡金屬氮化物催化劑Ⅰ.制備和表征 魏昭彬; 趙秀閣; 辛勤 催化學報 2000-05-29
77 雙組分過渡金屬氮化物催化劑Ⅱ.催化性能 魏昭彬; 趙秀閣; 辛勤 催化學報 2000-07-29
78 氮化鉬催化劑上丁二烯吸附物種的程序升溫表面反應 郝志顯; 吳自力; 魏昭彬; 李燦; 辛勤; 閔恩澤 催化學報 2000- 07-29
79 微量熱法研究γ-Mo_2N催化劑表面氫的微分吸附熱 張耀君;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2000-05-30
80 CO/H_2 合成混合醇Cu-Co-Fe催化劑的組成和鐵的分散行為(英文) 徐杰; 楊樹武; 李燦; 辛勤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2000-11-28
81 CO加氫合成低碳醇的熱力學計算與分析 魏音; 徐杰; 杜寶石; 辛勤; 李燦 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12-20
82 Pt/γ-Al_2O_3催化劑活性位的表征及其噻吩加氫脫硫催化活性 齊興義; 徐春明; 侯建國; 李文釗; 辛勤 催化學報 2001-01-29
83 鈦促進的鈷鉬耐硫變換催化劑性能的研究 張新堂; 縱秋云; 毛鵬生; 辛勤 催化學報 2001-01-29
84 以硅溶膠和三氯化鈦為原料合成Ti-MCM-41分子篩 Ⅰ.Ti-MCM-41分子篩的合成 于健強; 李燦; 許磊; 李美俊; 辛勤;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1-05-29
85 以硅溶膠和三氯化鈦為原料合成Ti-MCM-41分子篩 Ⅱ.Ti-MCM-41分子篩的表征 于健強; 李燦; 許磊; 李美俊; 辛勤;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1-07-29
86 以硅溶膠和三氯化鈦為原料合成Ti-MCM-41分子篩 Ⅲ.Ti-MCM-41分子篩的催化活性 于健強; 李燦; 許磊; 李美俊; 辛勤;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1-07-29
87 氧化鋁負載氮化鉬的表面性質(zhì)及加氫脫氫性能 肖進兵; 羅有訓; 羅根祥; 孫兆林; 辛勤; 李燦 催化學報 2001-11-29
88 硫化態(tài)Mo/γ-Al_2O_3催化劑活性位的低溫CO-FTIR方法表征及噻吩HDS活性 齊興義; 徐春明; 劉植昌; 李文釗; 辛勤 高等學;瘜W學報 2001-03-15
89 硫化態(tài)三組元NiMoP/γ-Al_2O_3催化劑的TPR表征及噻吩HDS活性的研究 齊興義; 徐春明; 劉植昌; 李文釗; 辛勤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1-06-15
90 固體催化劑的研究方法 第八章 紅外光譜法(上) 辛勤; 梁長海 石油化工 2001-01-20
91 固體催化劑的研究方法 第八章 紅外光譜法(中) 辛勤; 梁長海 石油化工 2001-02-20
92 固體催化劑的研究方法 第八章紅外光譜法(下) 辛勤; 梁長海 石油化工 2001-03-20
93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性能 魏昭彬; 劉建國; 喬亞光; 周衛(wèi)江; 李文震; 陳利康; 辛勤; 衣寶廉 電化學 2001-06-25
94 新型Cu 基催化劑在糠醛加氫制糠醇反應中的研究 王美涵; 周煥文; 徐杰; 辛勤; 牛淑云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2-20
95 Nafion膜厚度對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性能的影響 劉建國; 衣寶廉; 王素力; 魏昭彬; 辛勤; 陳利康 電源技術 2002- 02-27
96 硫化態(tài)PtMo/γ-Al_2O_3催化劑活性位的低溫CO-FTIR方法表征及噻吩HDS活性的研究 齊興義; 郭林; 李文釗; 辛勤; Michel Lacroix; Michel Vrinat; Francoise Mauge 高等學;瘜W學報 2002-08-15
97 不同方法制備的Cu-Co低碳醇合成催化劑的比較研究 Ⅰ.吸附態(tài)CO的紅外光譜 王峰云; 張慧; 辛勤; 吳世華; 黃維平; 戴麗珍; 陸大勛; 彭少逸 催化學報 1994-03-29
98 CoMo/Al_2O_3和CoMo/TiO_2-Al_2O_3加氫脫硫催化劑的研 魏昭彬; 辛勤 催化學報 1994-05-29
99 Co-Mo/TiO_2和 C0-M0/γ-Al_2O_3加氫脫硫催化劑的研究 魏昭彬; 辛勤; 盛世善; 陳恒榮; 劉敬利; 蔣建明 催化學報 1994-07-29
100 擔載型釕催化劑吸附CO性能的原位紅外研究 羅洪原; 石紅月; 梁東白; 林勵吾; 應品良; 辛勤 催化學報 1994-09-29
101 鉬酸根與γ-Al_2O_3表面羥基相互作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蔣宗軒; 孟淑純; 于雅琴; 李燦; 張慧; 辛勤 催化學報 1994-09-29
102 金屬─助劑相互作用對SiO_2載銠催化劑化學吸附的影響Ⅰ.Rh_2-V/SiO_2催化劑 周建略; 李峻; 陳耀強; 龔茂初; 陳豫; 辛勤; 李新生; 張慧 分子催化 1994-04-30
103 金屬-助劑相互作用對SiO_2載銠催化劑化學吸附的影響──Ⅱ.Rh-V /SiO_2催化劑 周建略; 李峻; 陳耀強; 龔茂初; 陳豫; 辛勤; 李新生; 張慧 分子催化 1994-06-30
104 VPO, VPO/Al_2O_3催化劑前身物的熱分解過程 謝超瑜; 李新生; 苗延芬; 李大明; 辛勤 分子催化 1994-12-30
105 柱撐粘土分子篩的紅外光譜研究 趙東源; 楊亞書; 辛勤; 張慧; 郭燮賢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1994-08-25
106 Rh/Al_2O_3上CO 的歧化和加氫 周建略; 陳耀強; 龔茂初; 張堰黎; 陳豫; 辛勤; 應品良 天然氣化工 1994-10-30
107 原位拉曼技術研究Mo催化劑的還原和硫化 魏昭彬; 魏成棟;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1994-05-30
108 WO_3在不同擔體上的程序升溫硫化研究 紀純新; 魏昭彬;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1994-10-30
109 TiO_2-Al_2O_3作為Mo催化劑擔體的研究 魏昭彬;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1994-10-30
110 CO和NO在Rh-V/SiO_2上吸附的紅外光譜研究 李新生; 辛勤; 張慧; 李峻; 周建略; 陳耀強; 陳豫 物理化學學報 1994-11-30
111 稀土氧化物的催化和表面化學I.CeO_2和Pr_6O_(11)的表面羥基及其反 李燦; 蔣宗軒; 辛勤 中國稀土學報 1994-03-30
112 甲烷在分子篩上的吸附研究 李燦; 李國強; 劉中民; 辛勤 自然科學進展 1994-10-15
113 炭擔載的Mo和CoMo加氫脫硫催化劑 魏昭彬; 辛勤; 盛世善; 陳恒榮 催化學報 1995-09-29
114 Mo(W)-Co(Ni,F(xiàn)e)簇合物的加氫脫硫催化活性 牛淑云; 張致貴; 徐吉慶; 張恒彬; 辛勤; 魏昭彬 催化學報 1995-11-29
115 甲烷在MnO_2/SiO_2催化劑表面吸附的原位FT-IR研究 吳金剛; 李樹本; 李國強; 李燦; 辛勤 分子催化 1995-02-28
116 超細Mo/Al_2O_3催化劑(Ⅰ)──催化及還原性質(zhì)研究 馮麗娟; 陳誦英; 彭少逸; 魏昭彬 ; 辛勤 高等學;瘜W學報 1995-01-15
117 超細Mo/Al_2O_3催化劑(Ⅱ)──加氫脫硫表面結構性質(zhì)研究 馮麗娟 ; 陳誦英; 彭少逸; 魏昭彬; 辛勤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1995-01-15
118 W_2N/C催化劑加氫脫氮的研究 石雷; 王新平; 張耀軍; 辛勤 高等學;瘜W學報 1995-09-15
119 催化新材料γ-Mo_2N的合成 張耀軍; 魏昭彬; 李新生; 辛勤 化學通報 1995-12-30
120 模板劑對SAPO─34分子篩性能的影響 何長青; 劉中民; 楊立新; 蔡光宇; 辛勤; 應品良 燃料化學學報 1995-08-15
121 金屬-金屬相互作用對Rh_2Co_2/Al_2O_3催化劑吸附性能的影響 周建略 ; 陳耀強; 曹昭; 龔茂初; 陳豫; 辛勤; 李新生; 張慧 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5-08-28
122 CO和NO在Rh_2- V/SiO_2催化劑上共吸附的紅外光譜 李峻; 周建略; 李新生; 辛勤; 張慧; 陳耀強; 陳豫 物理化學學報 1995-05-30
123 紅外光譜研究Pt-Re/Al_2O_3重整催化劑的表面結構 胡勇仁; 張?zhí)m新; 辛勤; 高興濤; 應品良 物理化學學報 1995-07-30
124 用XPS和H_2化學吸附研究鈍化Mo_2N的還原作用 李新生; 盛世善; 陳恒榮; 紀純新; 張耀軍;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1995- 08-30
125 在催化研究中的原位分子光譜方法及其進展 辛勤; 高興濤 自然科學進展 1995-02-15
126 二氧化鈰還原表面上水煤氣變換反應機理 金恒芳; 胡延平; 李燦; 辛勤 催化學報 1996-03-29
127 SiW_(12)/Al_2O_3的硫化與加氫脫氮活性 王新平; 張文郁; 任鐵力; 金恒芳; 辛勤 催化學報 1996-03-29
128 WS_x/γ-Al_2O_3加氫脫氮催化劑上的活性氫脫附 王新平; 魏昭彬; 任鐵力; 辛勤 催化學報 1996-03-29
129 CoAPSO-34分子篩的合成與性能 何長青 ; 劉中民; 楊立新; 蔡光宇; 辛勤; 應品良 催化學報 1996-07-29
130 SAPO-34分子篩表面酸性質(zhì)的研究 何長青; 劉中民 ; 蔡光宇; 辛勤; 應品良 分子催化 1996-02-29
131 催化新材料γ-Mo_2N的合成及表征 張耀軍; 李新生; 魏昭彬 ; 應品良; 苗延芬; 王力; 辛勤 分子催化 1996-04-30
132 MoO_3/(TiO_2-SiO_2)催化劑的表面分散狀態(tài)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周振華; 閻衛(wèi)宏; 張耀軍; 魏昭彬; 鄧存; 辛勤 分子催化 1996-06-30
133 RhCo雙金屬催化劑的研究 Ⅱ.Rh+Co/Al_2O_3上CO吸附態(tài)的動態(tài)行為與CO歧化 陳耀強; 龔茂初; 曹昭; 周建略; 陳豫; 辛勤; 張慧; 郭燮賢 化學學報 1996-07-20
134 SiW_(12)/Al_2O_3為前身態(tài)的加氫脫氮催化劑研究 王新平; 辛勤; 魏昭彬; 應品良 燃料化學學報 1996-06-15
135 利用TPR方法研究WO_3/TIO_2-Al_2O_3催化劑的還原過程 紀純新; 魏昭彬; 辛勤 石油化工 1996- 01-20
136 Mo_2N催化劑加氫脫硫性能的研究 周振華; 張耀軍; 閆衛(wèi)宏; 魏昭彬; 鄧存; 辛勤 石油化工 1996-10-20
137 天然氣轉(zhuǎn)化催化劑的失活特性 徐杰; 杜寶石; 王恩哲; 趙素芹; 辛勤 天然氣化工 1996-12-30
138 雜多酸的硫化作用 王新平; 辛勤; 任鐵力; 張文郁; 金恒芳 物理化學學報 1996-02-29
139 Mo_2N的表面性質(zhì)和加氫脫氮活性 王新平; 張文郁; 任鐵力; 金恒芳;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1996-06-30
140 γ-Mo_2N催化劑上H_2及NO吸附性質(zhì)的TPD-MS研究 楊樹武; 紀純新; 徐江; 閻衛(wèi)宏; 張耀軍; 應品良;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1996-12-30
141 Co助劑對MoO_3/TiO_2─Al_2O_3加氫脫硫催化劑性能影響研究 周振華; 鄧存; 辛勤; 魏昭彬; 閆衛(wèi)宏 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06-30
142 Mo_2N與CoMo/(TiO_2-Al_2O_3)催化劑加氫脫硫與加氫脫氮催化 周振華; 鄧存; 辛勤; 魏昭彬; 閆衛(wèi)宏 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12-30
143 CuCl/γ-Al_2O_3體系的原位紅外光譜研究 朱月香; 謝有暢; 唐有祺; 高興濤; 辛勤 催化學報 1997-01-29
144 沉淀介質(zhì)對合成醇Cu-Co-Fe系催化劑的影響 徐杰; 杜寶石; 辛勤; 黃海微 催化學報 1997-05-29
145 Rh/Al_2O_3上CO和NO的吸附性能及相互作用 羊彥衡; 陳耀強; 龔茂初; 曹昭; 陳豫; 辛勤; 應品良 催化學報 1997- 07-29
146 RhCo雙金屬催化劑的研究Ⅴ.Rh_2Co_2/Al_2O_3上CO吸附態(tài)的動態(tài)行為與CO歧化 陳耀強; 龔茂初; 曹昭; 周建略; 陳豫; 辛勤;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97-11-29
147 γ-Mo_2N合成過程中的熱變化及中間產(chǎn)物的研究 楊樹武; 徐江; 閻衛(wèi)宏; 應品良; 高秀英; 齊興義; 辛勤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1997-10-15
148 Mo_2N催化劑的XPS研究 張耀君; 紀純新; 李新生; 盛世善 ; 辛勤; 莊叔賢 化學物理學報 1997-12-27
149 RhCo雙金屬催化劑的研究 Ⅲ.Rh+Co/A1_2O_3上表面羰基氫化物及其動態(tài)行為 陳耀強; 龔茂初; 曹昭; 周建略; 陳豫; 辛勤; 張慧; 郭燮賢 化學學報 1997-07-20
150 RhCo雙金屬催化劑的研究 Ⅳ.Rh_2Co_2/Al_2O_3上的吸附中心類型及吸附性能 陳耀強; 曹昭; 龔茂初; 周建略; 陳豫; 辛勤; 張慧; 郭燮賢 化學學報 1997-07-20
151 鋯雙組元氮化物的制備及加氫脫硫性能 張耀君; 趙秀閣; 周振華; 閻衛(wèi)宏; 應品良; 辛勤 科學通報 1997-03-08
152 γ-Mo_2N的合成及其HDS和HYD性能研究 周振華; 鄧存; 張耀軍; 魏昭彬; 辛勤 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7-12-30
153 RhCo雙金屬催化劑的研究Ⅵ.Rh_2Co_2/Al_2O_3上表面羰基氫化物及其動態(tài)行為 陳耀強; 龔茂初; 曹昭; 周建略; 陳豫; 辛勤;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98-01-30
154 SiO_2負載的氮化鉬催化劑的合成與表征 楊樹武; 徐江; 閻衛(wèi)宏; 應品良; 辛勤 催化學報 1998-03-30
155 合成醇用負載型銅基催化劑的表征 徐杰; 楊貫羽; 辛勤; 李燦 催化學報 1998-05-30
156 乙醇對合成醇用Cu-Co-Fe催化劑的修飾效應 徐杰; 王向宇; 杜寶石; 辛勤; 李燦 催化學報 1998-05-30
157 助劑對低碳醇合成熔鐵催化劑的影響 徐杰; 王向宇; 辛勤; 李燦 催化學報 1998-11-30
158 氮化鐵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催化苯胺加氫性能 王來軍; 郝志顯; 應品良; 魏昭彬; 辛勤; 李燦 催化學報 1998-11-30
159 NiMoN_x/γ-Al_2O_3催化劑的制備及加氫脫氮性能 儲勇軍; 魏昭彬; 齊興義; 李燦; 辛勤 催化學報 1998-11-30
160 α-β不飽和醛中C=C和C=O鍵選擇加氫的研究進展 楊樹武; 徐江; 辛勤 分子催化 1998-04-30
161 負載型鈷-鉬氮化物的制備及吡啶加氫脫氮活性的研究 齊興義; 熊光; 楊樹武; 辛勤 高等學;瘜W學報 1998- 10-10
162 H_2S分子伸縮振動光譜的代數(shù)方法計算 馮兆池; 熊光; 楊啟華; 辛勤; 李燦 科學通報 1998-12-23
163 Mo/Al_2O_3催化劑中鉬配位結構的原位紅外和拉曼光譜表征 辛勤; 熊光; 高興濤; 李燦 光散射學報 1998-10-30
164 CO和H_2在Cu-Fe催化劑上TPD研究 徐杰; 白長敏; 杜寶石; 辛勤; 李燦 工業(yè)催化 1998-08-15
165 CoMo/TiO_2和CoMo/γ-Al_2O_3催化劑硫化行為的研究 劉敬利; 蔣建明; 魏昭彬; 辛勤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1994-12-15
166 V_2O_5/TiO_2催化劑表面結構FT-IR發(fā)射光譜研究(Ⅱ) 李燦; 張慧; 王開立;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1994-01-15
167 超細氧化鋁的研究——Ⅲ.超細氧化鋁表面酸性及應用 馮麗娟; 陳誦英; 彭少逸; 辛勤; 魏昭彬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1994-05-15
168 擔載的Ru-M(M=Co,Fe,Mo,Ni,Rh,Mn,Cr)原子簇催化劑在CO+H_2反應中的催化行為研究 肖豐收; 徐如人; 市川勝; 福岡淳; D.F.Shriver; W.Henderson; 郭燮賢; 辛勤 中國科學(B輯 化學 生命科學 地學) 1992-06-29
169 Ru-Co-Mo/Al_2O_3催化劑的加氫脫硫性能 魏昭彬; 侯震山; 李新生; 辛勤 燃料化學學報 1992-04-01
170 稀土氧化釤上甲烷氧化偶聯(lián)反應的FT-IR研究 蔣宗軒; 李燦; 辛勤 燃料化學學報 1992-04-01
171 利用CO和NO吸附的紅外光譜表征還原態(tài)的Ru-Co-Mo/Al_2O_3催化劑 肖豐收; 應品良; 辛勤; 郭燮賢 燃料化學學報 1992-07-01
172 利用程序升溫還原方法研究鈷,釕,鉬加氫脫硫催化劑氧化態(tài)的還原過程 李新生; 辛勤; 郭燮賢 燃料化學學報 1992-12-30
173 傅里哀變換紅外發(fā)射光譜法研究金屬氧化物催化劑——Ⅰ.實驗建立及氧化鉬的還原-氧化研究 李燦; 王開立; 辛勤; 郭燮賢 物理化學學報 1992-03-01
174 MoO_3/TiO_2-Al_2O_3催化劑表面結構的LRS研究 魏昭彬; 魏成棟;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1992-04-30
175 Co-Mo/Al_2O_3和 Ru-Co-Mo/Al_2O_3催化劑的不同表面鈷中心表征 肖豐收; 應品良; 辛勤; 郭燮賢 物理化學學報 1992-06-29
176 適用于表面研究的高溫雙束石英紅外池 嚴玉由; 張慧; 聶其祥; 辛勤 石油化工 1992-01-31
177 鐵系稀土CO中溫變換催化劑的吸附性能及反應機理研究 胡延平; 金恒芳; 李燦; 辛勤 內(nèi)蒙古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2-09-15
178 制備方法對均相多相化鈀催化劑活性物種的影響 劉菁 ; 徐筠 ; 廖世健 ; 魯奇林 ; 李燦; 辛勤 催化學報 1993-03-02
179 稀土Pr_6O_(11)上CO和表面羥基反應的原位FT-IR研究 蔣宗軒; 李燦; 辛勤 催化學報 1993-06-30
180 稀土 Pr_6O_(11)表面上低碳烴氧化反應的原位FT-IR研究 蔣宗軒; 李燦; 辛勤 催化學報 1993-06-30
181 混合金屬絡合物羥基鎳鋁交聯(lián)蒙托土的表面酸性及催化性能 趙東源; 楊亞書; 辛勤; 張慧;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93-08-29
182 還原態(tài) WO_3/Al_2O_3,NiO/Al_2O_3和NiO-WO_3/Al_2O_3催化劑上H_2,CO,O_2的吸附特性 劉福臣; 李新生; 辛勤 催化學報 1993-10-28
183 TPD-質(zhì)譜研究稀土氧化鐠晶格氧及其與H_2和CO的反應性能 應品良; 李燦; 辛勤 催化學報 1993-12-27
184 負載Ru催化劑的CO吸附態(tài)的研究 丁云杰; 梁東白; 林勵吾; 李燦; 辛勤 分子催化 1993-05-01
185 線式和橋式中心上一氧化碳和氫相互作用研究 陳耀強; 陳豫; 龔茂初; 周建略; 張堰黎; 辛勤; 應品良; 郭燮賢 分子催化 1993-08-29
186 BETA沸石酸性質(zhì)的紅外測定 肖豐收; 郭陽虹; 裘式綸; 龐文琴; 辛勤; 張慧; 應品良 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1993- 07-02
187 硫化態(tài)Ru-Co-Mo/Al_2O_3加氫脫硫催化劑的表征 李新生; 侯震山; 辛勤; 郭燮賢 物理化學學報 1993-03-02
188 鐵鋁復合柱撐粘土的制備、酸性與表征(Ⅱ) 趙東源; 楊亞書; 郭燮賢; 陳恒榮; 辛勤; 王國甲 物理化學學報 1993-06-30
189 負載Ru催化劑金屬表面活性結構的研究 丁云杰; 梁東白; 林勵吾; 李燦;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1993-12-27
190 用于原位狀態(tài)下的激光拉曼光譜測試系統(tǒng)的研制 高興濤; 王開立; 魏成棟; 辛勤 分析儀器 1993-10-01
191 Mo/Tio_2-Al_2O_3催化劑加氫脫硫性能的研究 魏昭彬; 蔣少聰; 辛勤 石油化工 1993-01-31
192 TiO_2載體表面酸性的研究 劉敬利; 蔣建明; 魏昭彬; 辛勤 石油化工 1993-11-27
193 H_2,CO,O_2在還原態(tài)Ni-W/Al_2O_3催化劑上的化學吸附研究 劉福臣; 李新生; 辛勤 燃料化學學報 1993-08-15
194 CO在Pt/Al_2O_3上吸附態(tài)的紅外研究 辛勤; 胡皆漢;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80-04-30
195 陽離子型沸石骨架振動的紅外光譜研究 郭文珪; 辛勤 ; 張慧; 梁娟 催化學報 1980-06-29
196 H_20對CO在Pt/Al_20_3上吸附態(tài)的影響 辛勤; 薛俊; 張慧; 郭燮賢; 胡皆漢 催化學報 1980-06-29
197 ZSM-5型沸石的紅外光譜結構分析 郭文珪; 辛勤; 張慧; 梁娟 催化學報 1981-03-02
198 CO在Pt/Al_2O_3催化劑上歧化的研究 辛勤; 張慧; 薛俊;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81- 05-01
199 HZSM-5型沸石表面結構OH基及其酸性的紅外研究 郭文珪; 辛勤; 張慧; 梁娟 催化學報 1981-05-01
200 CO在Pt/Al_2O_3和Ru/Al_2O_3上的紅外光譜及金屬和載體的相互作用 郭燮賢; 辛勤 催化學報 1981-08-29
201 催化劑研究方法(ⅩⅤ)——第十一章 紅外光譜在催化研究中的應用(上) 辛勤 石油化工 1981-07-30
202 催化劑研究方法(ⅩⅦ) 第十一章 紅外光譜在催化研究中的應用(下) 辛勤 石油化工 1981-08-29
203 使用軟X射線出現(xiàn)電勢譜儀研究不銹鋼真空出氣特性 翟潤生; 曹玉明; 辛勤; 劉喜文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81-03-02
204 硅鋁比對HZSM-5沸石骨架振動的影響 辛勤; 張慧; 王清遐; 蔡光宇 燃料化學學報 1982-12-31
205 表面振動光譜研究的新進展 辛勤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82-05-01
206 一氧化碳在Ru/Al_2O_3上吸附態(tài)的相互轉(zhuǎn)化和穩(wěn)定性的研究 辛勤; 張慧; 應品良; 郭燮賢; 陳耀強; 陳豫 高等學;瘜W學報 1983-01-31
207 Ru分散度對CO吸附態(tài)紅外光譜的影響 辛勤; 胡皆漢; 郭燮賢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1983-03-02
208 氯對CO在Ru/Al_2O_3上吸附態(tài)的影響 辛勤; 張慧; 楊景林;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84-04-30
209 利用CO作為分子探針考察Ni-Al_2O_3間的相互作用 翟潤生; 辛勤; 李力; 郭燮賢 燃料化學學報 1984-07-01
210 經(jīng)磷或鎂改質(zhì)的ZSM-5沸石的表面性質(zhì)研究 蔡光宇; 辛勤; 王祥珍; 王清遐; 王作周; 李時瑤; 陳國權 催化學報 1985-03-02
211 高分散釕和載體相互作用的紅外光譜研究 石憲祥; 辛勤;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85-06-30
212 Ru-Cu/SiO_2催化劑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研究 郭燮賢; 辛勤; 李永學; 應品良; 梁守登 催化學報 1985-08-29
213 金屬—載體相互作用:表面酸性對CO在Ru上吸附態(tài)的影響 辛勤; 石憲祥; 應品良; 郭燮賢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1985-12-27
214 超穩(wěn)Y沸石的紅外光譜 劉興云; 佘勵勤; 李宣文; 辛勤 燃料化學學報 1985-12-31
215 擔載鉑催化劑上金屬-載體相互作用與氫熱脫附的關系 謝茂松; 郭燮賢; 辛勤 催化學報 1986-06-30
216 用紅外光譜法研究交聯(lián)蒙皂土的結構和酸性 王知群; 閔恩澤; 辛勤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1987-12-31
217 利用TPD-MS、IR 和XPS表征還原態(tài)Co-Mo/Al_2O_3 辛勤; 魏昭彬; 張衛(wèi)民; 盛世善 物理化學學報 1990-08-29
218 TiO_2在Al_2O_3表面上分散狀態(tài)的AEM研究 魏昭彬; 辛勤; Sham; E.L.; Grange; P.; Delwon; B. 物理化學學報 1990-08-29
219 分散度、CO覆蓋度和表面碳對Rh_4/Al_2O_3上CO吸附類型的影響 陳耀強; 張堰黎; 陳豫; 辛勤; 應品良;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91- 03-02
220 加氫脫硫催化劑研究:TiO_2調(diào)變Al_2O_3載體對MoO_3物化行為的影響 魏昭彬; 辛勤;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91- 08-29
221 H_2的吸附對Rh_4/Al_2O_3上CO吸附類型的影響 陳耀強; 陳豫; 張堰黎; 辛勤; 應品良;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91-10-28
222 Rh_4/Al_2O_3上CO歧化,表面羰基氫化物與CO加氫反應機理 陳耀強; 陳豫; 張堰黎; 辛勤; 應品良; 郭燮賢 催化學報 1991-12-27
223 乙烯和乙烷在CeO_2上溫和條件下表面氧化反應的原位FT-IR研究 李燦; 辛勤; 郭燮賢 分子催化 1991-06-30
224 Rh~Ⅰ中心上一氧化碳和氫相互作用研究 陳耀強; 陳豫; 張堰黎; 龔茂初; 周健略; 辛勤; 應品良; 郭燮賢 分子催化 1991-08-29
225 Ru作為Co-Mo/Al_2O_3加氫脫硫催化劑助劑的研究 肖豐收; 辛勤; 郭燮賢 高等學;瘜W學報 1991-12-27
226 鋁交聯(lián)蒙皂土結構羥基熱穩(wěn)定性的研究 廖暉生; 王知群; 劉鳳仁; 何鳴元; 辛勤 燃料化學學報 1991-07-02
227 利用CO和NO探針分子的紅外光譜研究鈷和釕的助劑作用 李新生; 辛勤; 郭燮賢 燃料化學學報 1991-12-31
228 紅外光譜法研究噻吩與CO和NO在Co-Mo/Al_2O_3上的共吸附 辛勤; 張慧; 李新生; 李燦 燃料化學學報 1991-12-31
229 鈷、釕在加氫脫硫催化劑中的助劑作用 李新生; 侯震山; 魏昭彬; 辛勤 物理化學學報 1991- 12-27
230 近代物理技術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應用(ⅩⅣ)——第十二章 催化劑表面結構及其表面吸附態(tài)的激光喇曼光譜研究(上) 李燦; 辛勤 石油化工 1991-11-27
231 近代物理技術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應用(ⅩⅤ)——第十二章 催化劑表面結構及其表面吸附態(tài)的激光喇曼光譜研究(下) 李燦; 辛勤 石油化工 1991-12-27
232 負載型鈀催化劑的硫中毒機理—硫?qū)Υ呋瘎┥螩O吸附性質(zhì)的影響 肖天存; 安立敦; 李燦; 辛勤 分子催化 1992-03-01
233 (PdCl_2-PVP)/Al_2O_3催化劑中Pd狀態(tài)的探討 劉菁; 徐筠; 廖世健; 李燦; 辛勤 分子催化 1992-03-01
234 Rh-Y分子篩上乙烯氫甲酰化反應的研究 劉安明; 黃林; 徐奕德; 辛勤; 郭燮賢 分子催化 1992-06-29
235 Ru-Co-Mo/Al_2O_3還原催化劑:CO和NO吸附的紅外光譜研究 李新生; 張慧; 辛勤; 郭燮賢 分子催化 1992-08-28
236 H(Mg,Co)AlPO_4-5雜原子分子篩的酸性質(zhì)測定 肖豐收; 徐如人; 辛勤 高等學;瘜W學報 1992-05-30
237 納米La_2O_3:Eu的結構及其光致發(fā)光性質(zhì)研究 付曉燕 ; 牛淑云; 張洪武; 辛勤 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Ⅰ 2004-09-01
238 共沉淀法合成納米級YPO_4:Tb及發(fā)光性能研究 韓燕; 牛淑云; 張洪武; 辛勤 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Ⅰ 2004-09-01
239 甲烷重整處理對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性能的影響 涂寶峰; 董永來; 程謨杰; 辛勤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01
240 空氣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研究 汪國雄; 孫公權; 王琪; 王素力; 孫海; 毛慶; 辛勤; 衣寶廉 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 2005-11-01
241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陽極PtRu/C催化劑上甲醇吸附氧化過程的研究 王琪; 孫公權; 汪國雄; 王漢春; 孫世剛; 辛勤 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 2005-11-01
242 鋁-過氧化氫燃料電池陰極的研究 楊維謙; 楊少華; 孫偉; 孫公權; 辛勤 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下集) 200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