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專著:
發(fā)表期刊論文:
1 X. Yang, H. Zhao, T. Zhang, Z. Zeng, P. Zhang, B. Zhu, Y. Han, G.T. Braz, M.D. Casler, J. Schmutz, J. Jiang. Amplification and adaptation of centromeric repeats in poly`ploid switchgrass species. New phytologist, 2018
,218(4): 1645-1657.
2 Zhu, B.*, Zhang, W.*, Zhang, T.*, Liu, B., & Jiang, J. 2015. Genome-Wide Prediction and Validation of Intergenic Enhancers in Arabidopsis Using Open Chromatin Signatures. The Plant Cell, 27(9): 2415-2426.
3 Zhang, H.*, Zhu, B.*, Qi, B*., Gou, X., Dong, Y., Xu, C., ... & Liu, B. 2014. Evolution of the BBAA component of bread wheat during its history at the allohexaploid level. The Plant Cell, 26(7), 2761-2776. (* Equal contribution )
4 Marand, A. P., Zhang, T., Zhu, B., & Jiang, J. 2017. Towards genome-wide predi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nhancers in plants.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Gene Regulatory Mechanisms, 1860(1), 131-139.
5 Zhao, N.*, Zhu, B.*, Li, M., Wang, L., Xu, L., Zhang, H., ... & Liu, B. 2011. Extensive and heritable epigenetic remodeling and genetic stability accompany allohexaploidization of wheat. Genetics, 188(3), 499-510. (* Equal contribution )
6 Liu, C., Yang, X., Zhang, H., Wang, X., Zhang, Z., Bian, Y., .. Zhu, B. Dong, Y., & Liu, B. 2015. Genetic and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to the BBAA component of common wheat during its evolutionary history at the hexaploid level.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88(1-2), 53-64.
7 Zhang, H., Bian, Y., Gou, X., Zhu, B., Xu, C., Qi, B., ... & Liu, B. 2013. Persistent whole-chromosome aneuploidy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nascent allohexaploid wheat. PNAS, 110(9), 3447-3452.
8 Qi, B., Huang, W., , Zhong, X., Guo, J., Zhao, N., ... & Liu, B. 2012. Global transgenerational gene expression dynamics in two newly synthesized allohexaploi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ines. BMC biology, 10(1), 3.
9 Zhao, N.*, Xu, L.*, Zhu, B., Li, M., Zhang, H., Qi, B., ... & Liu, B. 2011. Chromosomal and genome-wide molecular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initial stages of allohexaploidization in wheat can be transit and incidental. Genome, 54(8), 692-699.
10 Qi, B.*, Zhong, X.*, Zhu, B., Zhao, N., Xu, L., Zhang, H., ... & Liu, B. 2010. Gener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netic and epigenetic changes in newly synthesized allotetraploid wheat lines.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37(11), 737-748.
海峽科技與產(chǎn)業(yè)報道:
踏上科研征程 成就青春芳華
——記四川省“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四川師范大學朱博教授
【摘要】:正在漫長的科研道路上,執(zhí)著勇敢的精神,嚴肅的科研態(tài)度,是每個科研工作者應(yīng)該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也是他們奮勇前進努力攀登科研高峰的源源不竭的動力源泉。為了推動我國科研事業(yè)的進步和發(fā)展,他們不辭辛苦,厚積薄發(fā),才取得了多次成功,為我國的科研事業(yè)插上了奮飛的翅膀。
資料更新中……
《海峽科技與產(chǎn)業(yè)》 2018年04期
四川師大報報道:
朱博: 讓奮斗彰顯青春底色
朱博, 1985 年生, 博士, 四川師范大學 “獅山學者” 人才工程杰出青年學者, 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2008 畢業(yè)于中國藥科大學生物技術(shù)系, 獲學士學位; 2014 年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遺傳學專業(yè), 獲博士學位。 博士期間在中科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及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訪問學習。2014—2017年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園藝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Plant cell, PNAS,New Phytologist, BMC biology, Genetics等國際期刊發(fā)表文章 10 余篇,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項。 目前主要從事植物順式調(diào)控元件及小麥進化方面的研究。
她是一位八零后, 也是一名年輕的教授。一方辦公桌, 一間實驗室, 在燈光的照耀下, 成為她夜以繼日的 “小天地” 。 她, 就是我校 “獅山學者” 人才工程杰出青年學者、 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朱博老師。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憑借自己所學的專業(yè)與對科研事業(yè)的熱愛, 2017 年 7 月, 朱博從美國回國, 進入四川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組建了植物表現(xiàn)遺傳學及其功能基因組學平臺。 她參與的科研主要包括兩個方向, 一是讀博士期間關(guān)于小麥多倍體進化方面的研究;二是做博士后研究期間關(guān)于植物全基因組順式調(diào)控元件挖掘與鑒定的研究。 2015 年, 發(fā)表了植物學中第一篇有關(guān)全基因組順式調(diào)控元件挖掘與鑒定的文章, 打開了該領(lǐng)域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在未來的科研道路上, 朱博希望能夠結(jié)合之前的研究方向, 在小麥中開展相應(yīng)順式調(diào)控元件的鑒定及應(yīng)用工作。 她主持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863計劃、 美國自然科學基金, 并在 《The Plant Cell》 《PNAS》 《NewPhytologist》 《Genetics》 《BMC Biology》 等世界權(quán)威學術(shù)期刊上發(fā)表了 10 余篇文章。 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 她希望自己能夠繼續(xù)踏實前行, 做好本職工作, 為學校學科建設(shè)及雙一流建設(shè)貢獻力量, 同時為我國小麥的分子設(shè)計育種及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發(fā)展添磚加瓦。
身肩使命 投身教育
對于為何回國發(fā)展, 朱博表示, 她始終記得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曾說過: “科學無國界, 科學家卻有國界” 。 為祖國的科技振興和發(fā)展貢獻力量是每一位基層科研工作者應(yīng)盡的職責。因此, 她懷揣著對祖國科研事業(yè)作貢獻的雄心回國, 作為科研工作者的她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 將自己的知識與科研精神薪火相傳。 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 還深受自己求學階段三位導師的影響, 導師們對科研事業(yè)的熱情與執(zhí)著深深地打動了她。 她說, “教師傳遞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把積極的理想與人生信條傳遞給學生, 尤其是在師范院校, 大部分學生畢業(yè)后將會從事教師這一職業(yè), 將來會去教導和影響更多的人, 這樣就實現(xiàn)了知識的傳遞和文化的傳承。 ”
近年來, 為響應(yīng)國家科技興國戰(zhàn)略, 我校積極鼓勵師生參加創(chuàng)新活動及開展科研項目。朱博談到: “學校及學院在科研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 科研設(shè)備配置已基本完備。 同時在平衡科研及教學任務(wù)方面, 學校及學院也作出了相應(yīng)的考慮。 今年針對實驗室的研究方向還開設(shè)了遺傳學碩士生的招生計劃, 學校在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 自己一定會竭盡全力回報學校及國家。 ”
為人師表 重在育人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 朱博一直致力于把科研運用到教學當中去。 在課堂上, 她善于把實驗室中研究的微觀的、 抽象的事物與貼近生活的例子結(jié)合起來。 今年開設(shè)的生命科學研究進展課程受到了學生們的好評, 對此, 她分享了自己的教學 “妙招” : 在生活和科學中找到一個契合點, 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然后再進一步引申到較為深入的科學問題上。 在這門課程中, 她先讓學生思考平時吃的農(nóng)作物是怎么來的? 幾千年前的玉米能做爆米花嗎? 古代人類又是通過哪些辦法將野生的植物馴化成現(xiàn)代的農(nóng)作物的? 并以這些問題作為引導, 讓學生了解農(nóng)作物的馴化歷史和現(xiàn)代育種的基本方法。 進而讓他們思考, 這些原始的、 傳統(tǒng)的方法是否可以滿足我們現(xiàn)在極速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求?之后再進一步講解如何運用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來解決隨人口增加的糧食需求問題, 這樣就順利地引入了一些現(xiàn)代育種技術(shù)及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知識,其中包括大數(shù)據(jù)分析, 以及大型機器人和衛(wèi)星在農(nóng)業(yè)上的應(yīng)用。 朱博還讓班里支持轉(zhuǎn)基因食品和不支持轉(zhuǎn)基因食品的同學分為兩組, 各自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嘗試用這種交流式、 引導式的教學來提高同學們的課堂參與度。
朱博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性, 她希望學生不僅要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還要有較高的科學素養(yǎng), 有批判性的思維, 有挑戰(zhàn)權(quán)威的能力和意識。 她表示, 自己雖然剛接觸教學, 一切都還在摸索中前行, 但她會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身為一名高校教師,朱博認為教書與育人是密不可分、 辯證統(tǒng)一的整體。 在她看來, 在教育工作中, 無論是脫離了育人的教書, 還是脫離了教書的育人, 都是不完整的教育過程。 作為本科和研究生導師, 她很享受站在講臺上的幸福感, 特別是看到學生有所進步和成長的時候。 她說, 如果非要對教書和育人做一個比較, 在她眼中, 育人可能比教書更為重要。 老師僅僅能教學生幾年知識,但做人的道理卻能影響他們一生一世。 教書與育人相結(jié)合, 讓學生不僅成為有學識的人, 更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朱博說, “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 ’ 能夠為教育事業(yè)奮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在未來的教學與科研道路上, 她將繼續(xù)堅持不懈, 牢記初心, 用實際行動為教育事業(y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