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攝影測量與遙感應用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基于下降影像的月面著陸區(qū)高精度測圖技術研究”,2011年,主持。
2. 法國視寶公司(SPOT Image)支持的Planet Action項目—Climate Change and the Shifting of the Source of the Sutlej River(氣候變化與象泉河源頭變遷的關系研究),2010年,主持。
3. 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我國月面巡視探測器(月球車)高精度導航定位關鍵技術研究”,2008年-2010年,主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月面巡視探測器高精度定位技術基礎研究”,2007年-2009年,主持。
5. 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瀾滄江—湄公河源頭水系分析和長度測量”,2003年-2005年,主持。
6. 國家863計劃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主題資助項目“機載對地觀測總體技術”,1999年,參加。
7.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機載激光掃描—成像系統(tǒng)的定位理論與誤差分析”,1998年-1999年,主持。
8. 國家863計劃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主題資助項目“實用型機載三維成像儀”的研制工作,1998年,參加。
9. 國家863計劃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主題資助項目“三維信息獲取與實時(準實時)處理技術系統(tǒng)原理樣機”的研究工作,1997年,參加。
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機載三維成像儀帶有附加參數(shù)的自檢校平差的理論與方法”,2002年—2005年,主持。
11.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和中國北極科學發(fā)展基金會聯(lián)合資助項目“北地群島至北極點遙感應用預研究”,2002年,主持。
12.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資助項目“利用衛(wèi)星遙感技術確定長江源頭”,2000年,主持。
13. 我國探月工程二期項目“巡視器初始狀態(tài)分析軟件開發(fā)”,2008年,主持。
14. 我國探月工程二期項目“基于圖像的定位技術軟件開發(fā)”,2008年,主持。
15. 我國探月工程二期項目“基于攝影測量技術的著陸器和月面巡視探測器定位技術研究”,2008年,主持。
16. 我國探月工程二期項目“基于DEM的月表光學影像模擬和虛擬相機成像仿真技術研究”,2008年,主持。
科研成果:
1. 尼羅河、亞馬遜、長江、葉尼塞河、黃河、鄂畢河、黑龍江、剛果河和瀾滄江等十大世界著名長河的源頭確定和長度量測,并被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和國際湄公河委員會采用,獲英國“地球與太空基金會”2007年度“地球與太空獎”(Earth & Space Awards);2005年度“亞洲創(chuàng)新獎”(Asian Innovation Awards)提名。
2. 利用遙感技術確定瀾滄江(湄公河)源頭,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基金;遙感信息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3. 機載對地觀測數(shù)據(jù)獲取與處理 童慶禧; 李樹楷; 王爾和; 劉建民; 尤紅健; 沈在塤; 劉彤; 陳繼平; 劉少創(chuàng); 左正立; 房成法; 舒嶸; 蔣光偉; 方抗美; 趙淑華; 宋福明; 張兵 【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上海仙通信息技術研究所 2000-11-21
論文專著:
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fā)表英文論文:
1 S. Liu, P. Lu, D. Liu, P. Jin, W. Wang, Pinpointing the sources and measuring the lengths of the principal rivers of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Volume 2, Issue 1 March 2009 , pages 80 – 87,DOI: 10.1080/17538940902746082
2 Shaochuang Liu, Pingli Lu, Donghui Liu and Peidong Jin, Pinpointing source of Mekong and measuring its length through analysis of satellite imager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Volume 10, Number 1, 51-56, DOI: 10.1007/s11806-007-0011-6
3 H. You, S. Liu, S. Li, D. Jin. Design of a three-dimensional near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Volume 24, Issue 19 October 2003 , pages 3855 – 3865, DOI: 10.1080/0143116021000023583
4 YOU Hongjian, Liu Shaochuang, LI Shukai,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irborne 3D imager,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4, No.3, pp.62-67, 2003
5 Liu Shaochuang, Xiang Maosheng, You Hongjian, Liu Tong, Li Shukai, Positioning principles and accuracy of airborne laser-ranging and multispectral-imaging mapping system,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1999
發(fā)表中文論文:
1 城市三維遙感信息的快速獲取與數(shù)據(jù)處理 尤紅建; 蘇林; 劉彤; 劉少創(chuàng); 李樹楷; 劉建明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會議】第十三屆全國遙感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 2001-10-01
2 利用著陸探測器下落及月球巡視探測器漫游的圖像實現(xiàn)制導和自主導航 葛之江; 尤紅建; 殷禮明; 林宗堅; 張熇; 賈陽; 劉少創(chuàng)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中科院電子所;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中科院遙感所 【會議】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5-11-01
3 關于大河源頭確定標準問題的探討 成海寧; 劉少創(chuàng) 青海省測繪局; 中科院遙感所 【期刊】青海國土經略 2009-12-15
4 月面巡視探測器立體相機共線方程的建立 劉少創(chuàng); 賈陽; 陳建新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北京 【期刊】航天器工程 2007-05-15
5 機載三維成像儀的定位原理與誤差分析 劉少創(chuàng); 邵暉; 向茂生; 尤紅建; 劉彤; 李樹楷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期刊】測繪學報 1999-05-25
6 北極冰化學元素含量及其分布 方精云; 劉少創(chuàng)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系;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期刊】環(huán)境科學學報 1999-11-26
7 機載激光測距-掃描成像制圖系統(tǒng)的定位原理與誤差分析 劉少創(chuàng); 尤紅建; 劉彤; 李樹楷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期刊】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 1999-06-25
8 機載/車載激光掃描測距/成像制圖系統(tǒng)的新進展 李樹楷; 劉少創(chuàng)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期刊】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1999-02-25
9 信息融合技術對瀾滄江(湄公河)源頭的判釋 劉少創(chuàng)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期刊】地球信息科學 1999-05-15
10 利用3維成像儀快速生成遙感地學編碼圖像 尤紅建; 劉彤; 劉少創(chuàng); 李樹楷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信息獲取工程部;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信息獲取工程部 【期刊】測繪學報 2000-11-25
11 機載三維成像儀數(shù)據(jù)的快速處理技術 尤紅建; 劉少創(chuàng); 劉彤; 李樹楷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期刊】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 2000-12-25
12 利用遙感技術與實地考察結合,確定瀾滄江(湄公河)源頭 劉少創(chuàng)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期刊】科技導報 2000-01-20
13 機載三維成像儀系統(tǒng)中激光點位置的解算及應用 尤紅建; 劉少創(chuàng); 劉彤; 李樹楷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期刊】遙感技術與應用 2000-09-30
14 三維遙感信息處理系統(tǒng)的設計和應用 尤紅建; 蘇林; 劉少創(chuàng); 李樹楷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期刊】地理學與國土研究 2001-08-23
15 城市DSM的快速獲取及其三維顯示的研究 尤紅建; 劉彤; 蘇林; 劉少創(chuàng); 郭冠軍; 李樹楷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期刊】遙感學報 2001-02-10
16 草場資源分類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 劉少創(chuàng)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航測與遙感系 【期刊】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 1994-03-25
17 基于神經網(wǎng)絡的地圖數(shù)字注記識別 劉少創(chuàng); 林宗堅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系 【期刊】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 1994-09-25
18 航空影像分割的Snake方法 劉少創(chuàng); 林宗堅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系 【期刊】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 1995-03-25
19 基于動態(tài)規(guī)劃的航空影象中的目標提取 劉少創(chuàng); 林宗堅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遙感與信息工程學院 【期刊】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1996-02-15
20 彩色航空影像分割的OCTOPUS方法 劉少創(chuàng); 林宗堅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期刊】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1997-11-25
21 神經網(wǎng)絡優(yōu)化計算原理及其在形變監(jiān)測網(wǎng)優(yōu)化設計中的應用 劉少創(chuàng); 林宗堅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系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1994-03-15
媒體報道一:
劉少創(chuàng) 鐵馬冰河大江源
當劉少創(chuàng)向人們提出要給世界上所有著名江河重新定源測長的計劃時,人們大多覺得那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10年過去了,他已經完成了計劃中的13條江河,其中包括10條長度超過和接近5000公里的大河。迄今為止,這也是第一次由一個中國人站在世界角度,進行一項地理史上前所未有的江河大勘測……
引起劉少創(chuàng)對瀾滄江源頭關注的是1995年5月19日《參考消息》上的一篇題為“長江和湄公河源頭有新說”的文章。文章介紹了作為世界探險記錄注冊處的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宣布: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最長河流中的兩條湄公河和長江的新源頭,其中法國的米歇爾?佩塞爾發(fā)現(xiàn)的湄公河(瀾滄江)源頭是在一個被他稱為魯布薩山口的地方。佩塞爾研究的專業(yè)領域是人類學,確定大河的源頭似乎超出了他的專業(yè)范圍,他是如何找到源頭的呢?他確定源頭時依據(jù)的標準又是什么呢?這個魯布薩山口究竟在哪里呢?……劉少創(chuàng)陷入沉思。
1996年9月,劉少創(chuàng)乘坐的卡車行駛在從云南德欽到西藏鹽井的公路上,目的是去雅魯藏布大峽谷進行科學考察。公路一側的下面,是日夜奔流的瀾滄江。那也是劉少創(chuàng)平生第一次與瀾滄江的近距離接觸,當時他是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yè)的一名博士研究生。那時,他完全沒有預料到,自己3年后對世界十條大河的定源測長之旅,就是從這條著名的國際河流開始的。
從1998年開始,劉少創(chuàng)開始了對瀾滄江源頭的資料搜索。這個時候劉少創(chuàng)已經從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畢業(yè),進入了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成為該所的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員。從史籍和大量的資料里,他發(fā)現(xiàn)人類最早以確定這條大河源頭為目的探險始于1866年。當時6名法國人從越南西貢(現(xiàn)在胡志明市)出發(fā),沿湄公河逆流而上,希望找到這條大河的源頭和通往中國的水上通道,但他們僅到了中國的邊界。后來,美、英、法、日等國的多支探險隊也相繼實施了以尋找瀾滄江源頭為目的的考察活動。但這條世界級大河的源頭一直沒有被準確確定,而各種文獻資料中有關瀾滄江源頭的記載則有十幾種之多。米歇爾?佩塞爾發(fā)現(xiàn)的魯布薩山口,只是其中的一個而已。而在佩塞爾對瀾滄江源頭進行考察的同時,中科院地理所的周長進先生也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他認為:扎阿曲才是瀾滄江的正源,其源頭則在果宗木查。
除了源頭認定的紛亂,對瀾滄江的長度,也有多種不同的記載,最短為4200公里,最長則為4880公里。
直到今天,其源頭和長度認定卻莫衷一是,甚至有人還稱其為“無源之水”!皩袢藖碚f,這種狀況怎么都是一件說不過去的事情。而瀾滄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中國人更有責任和義務來結束長久以來有關瀾滄江源頭和長度的紛爭!边@是當初劉少創(chuàng)最真實的想法。
采訪中,劉少創(chuàng)告訴我,長期的紛爭其實也是有原因的。瀾滄江源頭地區(qū)支流眾多。在扎阿曲與扎那曲匯合處(尕納松多)的上游地區(qū),有近400條大小支流。要對這些夾在冰山之間的每一條支流進行詳細的考察,采用傳統(tǒng)的技術手段確實非常困難。而與GPS定位技術和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結合的衛(wèi)星遙感技術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那正是劉少創(chuàng)的專業(yè):本科讀的是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大地測量專業(yè),然后又繼續(xù)攻讀該校的攝影測量與遙感方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也因此,他義無反顧地將結束瀾滄江源頭和長度紛爭的重任擔在了自己的肩上。
1999年初,劉少創(chuàng)利用1∶10萬地形圖上選取的控制點,對覆蓋瀾滄江源區(qū)的相關影像進行了幾何糾正,然后在影像上對源區(qū)的各個支流的長度進行了量測,在與地形圖進行了對比分析后,選定了幾個需要實地考察的源頭。
實地考察需要經費支持。幸運的是,他在這個項目的開始階段就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基金、遙感信息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以及國家863計劃的資助。
2002年9月,劉少創(chuàng)再次進入瀾滄江源區(qū)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吉富山源頭即使在枯水期也保持著相當?shù)乃。這樣,吉富山源頭不僅是瀾滄江流域中最長和水量最大的,也是一年四季都有水。劉少創(chuàng)亦最終確認:瀾滄江發(fā)源于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的吉富山。源頭位置:東經94°40′52〃,北緯33°45′48〃,高程5200米。由吉富山源頭至南中國海的入?,瀾滄江全長4909公里。這一結果后來發(fā)表在武漢大學出版的《地球空間信息科學》雜志上,并提交給了國際湄公河委員會。
被稱為“無源之水”的瀾滄江,至此有了真正的源頭。
1999年6月中旬,劉少創(chuàng)到達瀾滄江源區(qū)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瀾滄江在昌都以上稱為扎曲,扎曲從雜多縣城中穿城而過。同時,雜多還是長江當曲源頭所在地。一縣之境,竟然發(fā)源了兩條世界級的大江河,讓初到雜多的劉少創(chuàng)震撼不已。
從瀾滄江源區(qū)莫云鄉(xiāng)開始,用了13天的時間,劉少創(chuàng)騎馬考察了扎那曲和扎阿曲兩個重要源流的多個支流對應的源頭,其中包括:米歇爾?佩塞爾的魯布薩源頭、果宗木查源頭、扎那霍霍珠地源頭、扎西氣娃源頭和扎那日根山源頭等。根據(jù)“河源惟遠”的原則,最終確定了吉富山為瀾滄江的源頭。
吉富山并不高大。站在積雪的山坡上,劉少創(chuàng)向西眺望。吉富山的冰雪融水匯聚成了瀾滄江最初的水流:谷涌曲。向南,晴空下能看見曾被許多人認定的果宗木查雪山源頭。果宗木查生成的另一支流拉賽貢瑪曲蜿蜒向西,與谷涌曲交匯后折向西南而去。
果宗木查與吉富山一南一北,其間相距約6公里。站在山坡上,劉少創(chuàng)一直都想不明白,為什么很多人會堅信瀾滄江的源頭就是果宗木查,而不是僅一山之隔的吉富山呢?人們歷盡艱辛來到源區(qū),就是為了尋找瀾滄江真正的源頭,為什么不愿意再向北前進六公里,翻過一道并不算陡峭的山口去吉富山源頭呢?是確定源頭時采用的標準不一致,還是使用的技術手段有差異?或者另有其它原因?
過了很久劉少創(chuàng)才想清楚,造成他們功虧一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確定源頭時使用的數(shù)據(jù)源,而不在于確定源頭時采用的標準。雖然每個考察者都說自己是依據(jù)衛(wèi)星遙感技術確定的源頭,但實際上他們依據(jù)的主要還是地形圖。地形圖繪制過程中需要進行地圖綜合,因此谷涌迂回曲折的河道在1∶10萬或更小比例尺的地形圖上沒有得到準確地反映,而且地形圖上谷涌的起點距吉富山源頭的出水點還有大約一公里的距離。這就造成了不論是目視估計,還是在地形圖上的量測,谷涌均短于拉賽貢瑪曲。但利用高分辨率的衛(wèi)星影像進行量測,得到的結果是谷涌長于拉賽貢瑪約兩公里。除此之外,經過連續(xù)3次實際量測,劉少創(chuàng)發(fā)現(xiàn)拉賽貢瑪與谷涌交匯處的水量相差無幾。在這樣的情況下,“河源惟遠”,認定吉富山為瀾滄江源頭,在劉少創(chuàng)而言,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
1999年的年底,劉少創(chuàng)回武漢看望導師、中國攝影測量事業(yè)的開拓者王之卓院士,并向王之卓先生匯報了自己利用衛(wèi)星遙感技術確定瀾滄江源頭的情況。已近90高齡的王之卓對劉少創(chuàng)提出了建議:“瀾滄江是一條國際河流,其源頭的確定固然很重要,但是長江對中國更重要,你為什么不把長江源頭也研究一下呢?”劉少創(chuàng)后來告訴我說,導師的話音甫落,他就立刻有了一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绊樦壬脑捦孪耄彝蝗挥X得,一個龐大的計劃已經擺在了我面前。長江、黃河因為源頭和長度的混亂自然要重定重測,世界上的許多大江大河其實也面臨著同樣的狀況。比如亞馬遜河的長度數(shù)據(jù)差異就很大,最長的達到7025公里,短的僅為6275公里,如果按照前者,亞馬遜就是超過尼羅河的世界第一長河;按照后者,則不僅不及尼羅河,甚至還得排在長江和密西西比之后,只能算世界第四。這樣的差距也實在太大了。所以,從先生家里出來的路上,我就有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就是對世界上長度接近和超過5000公里的10條著名江河重新定源測長,徹底結束長期以來這些河流源頭和長度數(shù)據(jù)混亂的局面!眲⑸賱(chuàng)說。
但是,當他最初向人們提出這一計劃時,人們大多覺得那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到2007年,用了8年時間,他就完成了尼羅河、亞馬遜、長江、密西西比、葉尼塞河、黃河、鄂畢河、黑龍江、剛果河和瀾滄江這10條著名大河的定源測長。迄今為止,這也是第一次由一個中國人站在世界角度,進行一項地理史上前所未有的江河勘測……
從2007年開始,劉少創(chuàng)又開始了大河勘測的第二階段工作,目前已經完成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怒江的源頭考察和長度量測,他的最終目標是按照同樣的標準和技術手段,在2020年前完成全世界全部32條重要河流的源頭確定和長度量測。
劉少創(chuàng)面部線條峻急硬朗,有一種巖石般的質地。皮膚黝黑,一臉風霜。但眼神清朗,有真豪氣,無世俗心。雖然,他的許多研究項目都已經在國內外產生極大影響,但面對名利,他完全沒有常人的那份熱切,而是心如止水,沉靜淡泊,依舊甘冒艱難與危險,在高原冰川、大江大河之間往來奔波。
2003年11月間,在離密西西比河源頭很近的地方,劉少創(chuàng)遭遇翻車。掙扎著鉆出車廂,檢查一下周身零件,居然還都完好如初,劉少創(chuàng)決定步行尋找源頭。在衛(wèi)星影像上只是短短的一小段曲線,劉少創(chuàng)走了整整一天。
“差點就廢了!”
劉少創(chuàng)指著自己的雙腳,告訴我說。
四周山谷間一片白雪茫茫,行走極其不易。劉少創(chuàng)只得沿著一條清淺的冰水河,逆流而上。
夜幕降臨時,劉少創(chuàng)在雪地上艱難地支起單人帳篷,開始檢視自己在冰河里跋涉了一整天、已然麻木的雙腳。山谷里的陣陣寒風帶著巨大的嘯聲在帳篷外肆虐。雖然一直用睡袋包裹著,但劉少創(chuàng)的感覺是,自己的雙腳大約是永遠都暖不過來了。
第二天中午時分,劉少創(chuàng)終于找到了源頭。按照工作程序,用手持GPS定位、驗證、拍照后,又對衛(wèi)星遙感影像的結果做了微量修正。隨后,稍作休息。劉少創(chuàng)蹣跚著往回返。
“挺懸的。過了好幾天,我的雙腳都沒有感覺。我當時就擔心,我這雙腳是不是要廢了。如果真那樣,我可太倒霉了。腳廢了,我下面的計劃也就無法完成了。好在老天爺挺照顧我的,半年后,腳居然徹底復原了!闭f著,劉少創(chuàng)咧嘴笑了。
其實,對于劉少創(chuàng)來說,密西西比河源區(qū)的這一次還不是最兇險的。十余年來,在勘測江河的過程中,他所遭遇的危險實在是太多、太多,有時,甚至是與近在咫尺的死亡,擦肩而過。
2000年9月的一天早上,劉少創(chuàng)與隊友和向導從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的一處牧民點出發(fā),前往當曲源區(qū)探尋長江新源頭。
沿著河谷前進,劉少創(chuàng)騎馬一直走了六七個小時。馬走累了,也餓了。馬的肚皮一癟,馬鞍便滑了下來。猝不及防的劉少創(chuàng)一下子被掀下馬背,直向一側的山谷滾落,所幸一塊凸出的巨石擋住了他的身體。即使這樣,望著下面十幾米的深谷,劉少創(chuàng)依然被嚇出了一身冷汗。掙扎著爬起來,再找馬時,早已跑得蹤跡全無。無奈,只好順原路回營地。
第二天,換了一匹馬,劉少創(chuàng)繼續(xù)向源頭進發(fā)。路上,見到了前一天跑丟的馬。細看之下,劉少創(chuàng)直呼幸運,只見馬鞍在馬腹下吊著,已經被馬蹄踢成一堆零碎:如果落馬時雙腳不能及時抽離馬鐙,自己即使有九條命估計也都不在了……
文章來源:《中國國門時報》2009-05-22
媒體報道二:
劉少創(chuàng)——丈量江河的人
劉少創(chuàng),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研究員,擔任2008年青海省組織的三江源頭科考首席科學家。1999年起,他開始利用衛(wèi)星遙感技術,結合源區(qū)的實地考察,確定世界重要河流的源頭和長度。目前已經完成14條大河的源頭確定和長度量測工作,其中包括10條超過和接近5000公里的大河。
中科院遙感所的辦公室里充滿陽光。眼前的劉少創(chuàng),收拾得干凈利落,隨意陷在椅子里。這完全不符合他在我想象中的形象——羽絨帽套頭,臉孔粗獷,皮膚皺褶里有冰碴,眉毛跟胡渣掛著雪霜,背后是巍巍高山。
“你把我當成探險家了?”他身體前傾,腦袋剛好處在墻上掛的兩幅唐卡中間,右面的色彩比左面要鮮艷,可能不是同一次被帶下雪山的!捌鋵,每年用來搞野外考察的時間頂多一個月,其余都花在研究遙感圖上!
遙感加實地,這一切皆因為,世界上主要的大江大河,無論源頭位置還是其長度,多少年來莫衷一是。劉少創(chuàng)要的,是“精確而無偏見地描述世界”,認知并幫助更多人理解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與大自然。
比地形圖更可靠
劉少創(chuàng)擁有的名氣就來自這“重測江河”。
他問,大江大河的長度都和哪些因素有關呢?然后自答:河流的源頭、河流入?、依據(jù)的數(shù)據(jù)源和使用的量測技術!笆紫扰袛嗲皟牲c。顯然,入?诘姆制绮粫,那么關鍵就在源頭!
這一判斷不要緊,從1999年,劉少創(chuàng)開始揣著各種衛(wèi)星遙感圖,陸續(xù)跑遍了地球表面的14條河流的源頭。不僅如此,“以后,我還打算再測20幾條!彼f。
其次,要看所依據(jù)的數(shù)據(jù)源!坝捎谧约菏沁b感專業(yè)出身,就對此相當敏感。”盡管到中科院遙感所讀博士后之前,他一直老老實實在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直到博士畢業(yè),也沒有想過要重測江河的事。但在讀博士后的階段,他突然有了一個發(fā)現(xiàn)——好像還從沒在論文中見過用遙感手段測量大河的例子。∮谑,這位想法很多的研究人員,懷著獨辟蹊徑的心情,在1999年開始了對瀾滄江源頭的實地考察。從此一發(fā)不可收。
“真的,要找江河源頭,沒有什么比遙感更好的方法。”如果是內行便知,劉少創(chuàng)這篤定的話是有道理的。
從上層的書架里,他拽下來一張古舊的地形圖,角落里寫著“機密!边@是一張1∶100000的老圖。一個格子可以代表兩公里,數(shù)下來,長45個格子,寬40個左右!斑@樣的圖用來測量中下游河道還勉強可以,但河道上游會變狹窄,從這里看就只剩一條線了!眲⑸賱(chuàng)的意思是,1∶100000已經算是大比例尺的地形圖,如果再小些,河道的枝枝蔓蔓就會被統(tǒng)統(tǒng)隱去,沒辦法使用了。
遙感影像則完全不同。劉少創(chuàng)慢悠悠地說,這是顯然的,衛(wèi)星做的遙感影像有很多,甚至可以在滿世界的數(shù)據(jù)公司去挑最便宜的。更何況,現(xiàn)在有好多都已經提供免費下載服務了。他根據(jù)經驗肯定,“這是最好的數(shù)據(jù)源!
“更準確的表達,我在測大河的時候,用的是多光譜,就是LANSET 的數(shù)據(jù)。LANSET 有7個波段,可以從7個波段選出3個波段來進行組合。比如5、4、3,5就是紅,4就是綠,3就是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個彩色的圖,稱為假彩色……”具體進行科學分析恐怕繁瑣,不過感性理解下來也簡單,因為這些圖看上去就像是相機曝光過度,當3個層次疊加以后,一條河道的輪廓清晰可見。
劉少創(chuàng)最后談到了量測技術“在提高”。以前用的是軍用的指南針,帶一個小齒輪,在地形圖上沿河道滾。根據(jù)它的圈數(shù)和距離,通過比例尺,得到曲線長度。要不就是一根普通電線,弄彎以后順著河道放,再抻長去量它的長度;現(xiàn)在不一樣了,可以直接把地形圖掃描進電腦,用鼠標在河道上“點點”!暗@也有誤差。還是用軟件處理遙感圖最可靠。”他也因此選擇了這么做。
讓劉少創(chuàng)感到安慰的是,第一次從瀾滄江回來,他就覺得遙感這條路選對了。當時回到母校,他還特意找到導師王之卓院士,炫耀了一下。但導師隨即說,“瀾滄江是條國際河流,固然重要。但長江對中國更重要,你為什么不也研究一下呢?”這話讓劉少創(chuàng)長久深思。
河流的長度到底誰說了算?世界第一長河的名字又改冠給哪條呢?他思考的結論是,“如果說探尋瀾滄江的源頭只是為了應用和展示一下自己學來的專業(yè)技能。后來還能繼續(xù)的原因卻是找到了這么做的意義。這個意義就是,想清楚地定位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
于是,他的專業(yè)——遙感,變成了他測量河流的工具。
探源路上
當前期一切準備工作就緒,科學家便要踏上考察之路。
正如剛才講到的,江河源頭很重要。劉少創(chuàng)用手在遙感圖上比劃了幾個圈,意思是按圖索驥。“每次考察都差不多。根據(jù)遙感圖分析,定出幾個可能的源頭,然后直接到當?shù)厝フ摇!彼芽疾鞎r間定在秋天枯水季節(jié),因為“任何時期都有水”才是某地能成為源頭的要件之一。
必備物品不多,他本身也怕麻煩,一般都是輕裝,遙感圖、地形圖、手持GPS,再帶上個筆記本。怕不小心丟失,數(shù)據(jù)會一式三份。雖算不得單槍匹馬,人員也確實不算多。一般不會超過3個,司機、導游加上他自己。
2008年的三江源考察倒是一次例外。那次的科考隊由青海省人民政府組織,遙感、水利、地理、測繪等專家浩浩蕩蕩40天,到了20多條源流。劉少創(chuàng)的身份是首席科學家。
那一次踏上三江源令他激動。這是劉少創(chuàng)第二次探尋長江、黃河的源頭,第三次重訪瀾滄江——
“路上,我們也算自在悠閑,像支生態(tài)旅游的隊伍,打賭遠處草原上的動物是狐貍還是狼,感覺白云投影在身上浮動。車一停下,每個人便迅速動起來了。GPS定位、重力、氣象、水量、地層分析……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币淮未,劉少創(chuàng)站在大河各個支流的源頭,記下珍貴的數(shù)據(jù)。他說,在厚厚的高原草甸底下,一汪靜止的水,聽得見藏族向導虔誠的誦經聲。
“最怕的是陷車。眼見六輪牽引車淹沒在積水里,沒法動彈,所有人都倒吸口氣。當然,最后它還是傾斜著車身踉蹌著回到了平地!眲⑸賱(chuàng)笑說自己已經挖車挖得很上手了。嚴寒是個威脅。不過這一行人的速度終于贏過了風雪,沒有耽擱進度,留下遺憾。一切都很幸運。
劉少創(chuàng)邊回憶邊下意識地在椅子上前后晃著,像是還在馬上!案咴磻、體力不支、風沙氣候等等這些都不算什么困難。關鍵是最終的考察結果能不能被承認、被接受!
黃河、長江的第一滴水
每當重測江河源頭,就會掀起一輪學術爭鳴。“我的結論始終是:黃河的源頭為支流卡日曲的源頭那扎隴查河;長江的源頭為支流當曲的源頭且曲!眲⑸賱(chuàng)堅持。
但現(xiàn)實讓他無奈。黃河水利委員會最終將瑪曲認定為黃河正源。1999年,國家水利部還在源頭樹立了黃河源碑,盡管根據(jù)2008年最近的這次三江源考察,卡日曲的長度和水量要遠遠勝過瑪曲,他們似乎并不打算修正。
為什么呢?在黃河源區(qū),藏民口口相傳的民謠中唱到:“馬塞巴,雅達約古塞;約塞巴,雅拉達合澤”,意思就是:“黃河的來源出自‘約古宗列’,‘約古宗列’的來源出自‘雅拉達澤山’”。約古宗列曲是瑪曲的支流,在黃河源區(qū)藏民里,瑪曲就是黃河的正源。
看來“河源唯遠,水量唯大”并非絕對。出于情感認同和歷史因素的考慮,瑪曲的呼聲勝過了一般決定源頭的準則。
而長江,它的第一滴水從哪里流出,至今也是個謎。長江水利委員會在1976年和1978年兩次實地考察公布,長江有三源:北源楚瑪爾河,南源當曲,正源沱沱河。楚瑪爾河因長度和流量都太小,沒有介入正源之爭。
“沱沱河是如今公認的源頭,教科書上都是這么寫著。但其實通過考察發(fā)現(xiàn),這是不正確的!眲⑸賱(chuàng)說,“‘長辦’自己的考察報告中都說:長江以沱沱河為源全長6397公里,以當曲為源全長6403公里,但‘河源唯遠’的原則在這里又不被承認了!边@次的原因是,“沱沱河自西向東,非常順直,但當曲有大拐彎,不夠順暢。”
如今的長江源頭是一座迷人的雪峰,圣潔美好,但當曲卻是一片沼澤之地,水網(wǎng)縱橫。在確定源頭時,也會有景致方面的考慮。
劉少創(chuàng)喃喃地說,當曲的濕地也是環(huán)境多樣的表現(xiàn)之一,其實也很美,那邊有黑頂鶴飛舞,細水流淌,與“長江源頭”的命名是相稱的。
文章來源:《中國環(huán)境報》2010-07-14
媒體報道三:
劉少創(chuàng)談極地科考與歷險
劉少創(chuàng),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研究員,工學博士,中國第一位以單人徒步無后援形式,探索北極奧秘的科學家。雖然他沒有一次完成從陸地徒步到達北極點的行程,但他的這次嘗試為以后的中國人在北極進行科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8月10日上午,劉少創(chuàng)在他整潔的辦公室里,為記者講述了他的北極探險之旅,以及他對科學與探險的獨到認識。
一部銥星電話在北極不管用
從去年開始,我就一直在為這次北極考察做準備。為了讓自己的身體條件達到最佳狀態(tài),每天都要堅持鍛煉身體,比如5000米長跑、舉重、模仿拉雪橇的拉輪胎練習。那時我每個星期都會從朝陽區(qū)走到通州再折返,大概用10個小時吧。充沛的體力是生存的前提,任何一個人從北極回來以后都會變得“慘不忍睹”。其實我腳上和手上也有凍瘡,不過都是輕度的。
不僅要鍛煉好身體,還得準備其他東西。去北極除了雪橇、帳篷、睡袋、銥星電話、汽油爐、保暖衣物以及大量食品等要帶全以外,為了保險,電話、爐子和雪橇最好準備雙份的。跟我同批到達北緯88度的3個西班牙小伙子就是因為只帶了一部銥星電話,摔壞后不得不沒日沒夜地趕路追上我。最后通過我的電話才和基地聯(lián)系上,讓飛機將他們送回基地。
回國后覺得吃什么都香
無論在北極還是在其他地方,吃飯都是個大問題。要想在北極徒步行進,每天必須保證攝入5000—6000卡的熱量。我早餐吃混入黃油、白糖和奶粉的麥片粥、奶酪、烤肉和巧克力;中飯是核桃仁、香腸、奶酪和巧克力;晚餐比較“舒服”,除了以上為保證體能和熱量必須吃的食品以外,還可以在汽油爐上煮一鍋熱騰騰的方便面。我這次帶的是平時最喜歡吃的麻辣和紅燒牛肉味兒的,不過面條或餅干只能起到填飽肚子的作用,并沒有什么熱量。奶酪和巧克力雖然吃多了反胃,但要想保證體能必須吃這些東西。后來回國我覺著吃什么都香。另外,我每天還要為第二天趕路準備兩升熱水,里邊加入高能飲料沖劑。
在北極圈內的小鎮(zhèn)哈坦加準備了9天
今年2月21日,我?guī)е罅靠瓶荚O備和探險器材在北京國際機場登上了飛往莫斯科的班機。2月22日,又從莫斯科轉機來到了一個叫哈坦加的小鎮(zhèn)。那里位于俄羅斯北部北緯72度,已在北極圈內。幾乎所有通過俄羅斯陸地到達北極的科考和探險者,都知道哈坦加,因為它是我們這些人的后勤大本營。我在那里準備了9天。哈坦加位于哈坦加河的東岸,是一個有三千居民的小鎮(zhèn)。由于地理位置的關系,哈坦加雖然經濟基礎薄弱,但航空、通訊比較發(fā)達,生活設施也比較完備,有條件很好的醫(yī)院、學校,還有很多賣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小鋪。島上空氣清新,人際關系和諧。甚至在一些居民的家里還能看到中國生產的風鈴,上面有寫著“一帆風順”的小木牌,挺好玩兒的。其實那兒的人并不富裕,但活得很舒服,每年還有長假。我猜政府一定給他們補助什么的,真是一個世外桃源。一次,我在哈坦加河邊上碰到一群正在戶外燒烤的俄羅斯人。好客的居民熱情地邀請我一起吃烤鹿肉,喝伏特加。我也算能喝點酒的人了,但和那兒的人根本沒法比。他們一仰脖就是一杯!最后我都快喝傻了。在北極的日子確實很孤獨,但是一想起哈坦加的日子,就覺著挺有意思。我想對于到過那里的北極探險者,無論他們來自哪個國家,信仰何種宗教或者熟悉何種語言,哈坦加,都是他們終生難忘的地方。
3月1日,我離開了哈坦加,乘坐租用的安-74運輸機到達了北地群島的氣象站,這里是北緯80度。3月3日,俄羅斯的直升機將我和另外兩支澳大利亞探險隊一起送到了共青團員島上的北極角。在那個北緯81度的地方,我?guī)е?60公斤的物資裝備,以雪橇為運輸工具,開始了真正的北極之旅。平常人們都是說狗拉雪橇,我這回可是人拉雪橇了。
沖進失火的帳篷搶出通訊工具
我的大睡袋上邊的大窟窿是汽油爐燒的,那是一次意外失火的結果。那天,我坐在睡袋里正一邊做飯一邊烤衣服,燃油罐和爐子的接口沒有卡好,引燃了接口漏出的汽油,帳篷里躥起老高的火苗,嚇得我趕緊跑了出去?梢幌氲脚c外界進行聯(lián)系的通訊設備和衣物等都還在帳篷里,就又沖了回去。當時也沒想那么多,抱起睡袋往火上一捂,火慢慢地滅了。幸虧睡袋結實,只是燒了幾個大窟窿。你知道通訊設備在北極生存中至關重要,它是你和外界唯一的聯(lián)系工具。如果沒有了這些東西,就沒有人知道你到底處于北極的哪個方位。那意味著你將永遠走不出北極而凍死在那里。
步槍子彈終于把北極熊嚇跑了
冰裂縫和北極熊是探險者的另外兩個危險,結果讓我一個沒落全都碰上了。那天我正低著頭趕路,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周圍有很多腳印。那個印比人的手印要大一些,我忽然意識到自己是碰上北極熊了,心一下就懸了起來。北極熊的追趕速度很快,一旦被它攆上,一掌就能叫你腦袋開花。不過它們大多數(shù)也沒見到過人這種奇怪的動物,所以不會輕易襲擊你。第二天,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那只北極熊,它正在一堆碎冰后面探頭探腦盯著我。我趕緊拿著槍跑到一個高地,先是沖它打了兩枚信號彈想嚇唬嚇唬它,結果都被前方的碎冰擋住了,熊一點都不害怕。最后我只好用步槍,子彈擦著它的身邊飛過去,終于把熊趕跑了。我注意到它是逆著風向跑,這樣它就聞不到人味兒,也不會繼續(xù)跟著我。
和北極熊相比,掉進冰裂縫才真是死里逃生。日本探險家河野就是掉進冰裂縫里淹死的。他在1994年曾經徒步到達了北極點。在去年實施名為“回家”的探險計劃,其目的就是從北極點徒步回到日本。他從北極點出發(fā)后一直比較順利,都快到陸地了,結果掉進了冰裂縫,不幸遇難,非?上。我這次是在北緯89度遇到了一個非常寬的冰裂縫,剛開始轉了半天也沒找到能過得去的地方。后來在東邊看見一條十來米的冰裂縫,用滑雪桿捅了捅覺著沒事,結果腳踩上呼的一聲就下去了,靴子立馬灌滿了水,一撲騰陷得就更深了。我沒敢大動,趕緊把身上的負重扔上冰面,然后扒著冰一點一點地挪了上來。幸虧雪橇沒有掉下來,要不把我砸暈了再灌幾口水,非淹死不可,F(xiàn)在想起來真是后怕。
上了冰面我趕緊搭起帳篷,花了30多個小時才把衣服烘干。出來一看,剛才那條巨大的冰裂縫又合在一起了。咔嚓咔嚓的轟鳴聲像打雷一樣。只有在那個時候,你才能真正感覺到自然的偉大,人在自然面前什么都不算!
爐子“罷工”使我的科考活動一度中斷
在北極行進到第18天時,我?guī)У膬蓚爐子全壞了,那是在北緯82度40分。爐子對在北極生存的人至關重要,吃東西喝熱水要靠它,烤衣服也要用它。像我貼身穿的保暖衣物都是能夠透汗的材料做的,吸水的棉織品是不行的,這樣才能保證濕衣服不會結冰。但是最外一層的防寒服又是擋風的,因此人體揮發(fā)出來的水分在防寒服里全都結成了大冰坨,一抖摟還能聽到嘩啦嘩啦的響聲。所以到了晚上一定要用爐子將它們烤干。
因為爐子全部罷工,我的這次北極科考行動也在這里中斷了,我打電話讓俄羅斯的飛機將我再次接回了哈坦加島。在哈坦加島休整了一段時間以后,4月9日直升機又將我?guī)У搅吮本?8度的地方,開始了第二段行程。4月26日,我終于到達了北極點,算了算,從出發(fā)到現(xiàn)在我已經在北冰洋上度過了36天。
我認為探險和科學密不可分
有人說探險家的行為就是人類挑戰(zhàn)生存極限的一種方式,是人類冒險天性的一種體現(xiàn)。對于這個說法,我認為不夠全面,探險和科學應該是密不可分的。人類每一次重大的地理發(fā)現(xiàn),無不是伴隨著探險而誕生的。人類認識世界就是從探險開始的。一個制度先進、經濟發(fā)達、思想活躍的偉大國家,在它的興國史上必然出現(xiàn)過偉大的探險家。人類必須不斷地探險才能不斷地認識我們生活著的這個世界。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探險家就是亡命徒,是不要命的愣頭小子,其實不是這樣的。真正的探險是有著明確的科學目的,能為人類進步做出貢獻的。比如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人類進入太空,登上月球,都在科學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這些都是探險。世界許多偉大的探險家也是偉大的科學家,探險家應該比科學家站得更高。
明年我肯定還要去北極徒步探險
真正的探險家還一定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我講一個故事。在一次英國皇家地理學會資助的南極探險活動中,探險隊遇到了巨大困難,幾近彈盡糧絕。探險隊的隊長將自己沒舍得吃的一塊巧克力,也是最后一點食物,送給了探險隊里的一位年輕人,希望他能活著走出南極。年輕人咬了一下,沒舍得吃。后來這支探險隊順利地走出南極回到了英倫,這支探險隊的隊長就是世界著名探險家和航海家羅斯爵士,而那塊印有牙印的巧克力也永遠地陳列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展廳里……我明年肯定還要去北極進行徒步探險,可能會從加拿大那邊上去吧。你看,這瓶4.5升的“紅方”就是我為勝利準備的。將來中國人中,誰最先從陸地走到北極點,我就把這瓶酒送給誰喝。
當然,我希望自己能最先喝到這瓶酒。
劉少創(chuàng),1963年出生,天津人,1997年于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攝影測量與遙感應用研究,現(xiàn)在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工作。
1995年,參加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考察隊,由北緯88度滑雪至北極點;1996年,進入雅魯藏布大峽谷;1999年,赴瀾滄江(湄公河)源區(qū)考察,利用遙感技術確定了瀾滄江源頭;2000-2001年,利用遙感技術確定當曲為長江最長之源,同時利用衛(wèi)星遙感影像對長江長度進行了重新測量;2002年,中國首位從亞洲大陸最北端出發(fā),嘗試單人無后援穿越北冰洋到達北極點。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200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