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obrni"></div>

            <thead id="obrni"><legend id="obrni"></legend></thead>
            <ul id="obrni"><meter id="obrni"></meter></ul>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生命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社會任職 榮譽獎勵

            專家信息:


            姚一建,男,漢族,1955年1月出生,福建省莆田縣人,博士,F(xiàn)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標本館館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真菌地衣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委員,戰(zhàn)略生物資源科技支撐體系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標本館分會副主任。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8年至1982年福建農學院,植物保護,本科。

            1982年至1987年福建農學院植物保護系,助教。

            1985年至1988年福建農學院,植物保護,在職研究生。

            1988年至1989年福建農學院植物保護系,講師。

            1989年至1992年倫敦大學英皇學院/英國皇家植物園,真菌學,博士研究生。

            1992年至1995年英國利物浦約翰•穆爾斯大學,博士后研究員。

            1995年至1997年英國皇家植物園,研究員(Higher Scientific Officer)。

            1997年至2000年英國皇家植物園,高級研究員(Senior Scientific Officer)。

            2000年至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2002年至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副主任。

            2002年至今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2007年至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標本館,館長。

            培養(yǎng)研究生情況:

            指導培養(yǎng)博士生19名(已畢業(yè)13名)、碩士生8名(已畢業(yè)4名)。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中國大型經濟真菌分子系統(tǒng)學,真菌生態(tài)、物種與遺傳多樣性,真菌資源保護與可持續(xù)利用,以及食藥用菌深層次開發(fā)等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過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和院地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部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課題等。

            1.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菌物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2000~2003,主持。

            2. 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中國部分大型經濟菌物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2001~2004,主持。

            3. 中科院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重要微生物類群系統(tǒng)發(fā)育重建與分子進化,2002~2005,主持。

            4. 國家科學技術部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計劃:松茸及其相關類群的起源、分化和系統(tǒng)發(fā)育重建,2002~2007,子課題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口蘑科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2005~2007,主持。

            6. 中國科學院院地合作項目:冬蟲夏草半人工培植關鍵因子研究,2007~2009,主持。

            7.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西藏冬蟲夏草資源可持續(xù)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2007~2010,主持。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靈芝科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2010~2012,主持。

            9. 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物2000中國節(jié)點建設項目:菌物物種名錄數(shù)據庫建,2010~2012,主持。

            10. 教育部留學回國啟動基金:中國人工培植蟲草及其近緣種的分子鑒定,2001~2003,主持。

            11. 863計劃:重要微生物遺傳資源的研究和應用前景評價,2001~2005,子課題主持。

            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西北地區(qū)微生物資源研究,2003~2005,參加。

            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靈芝屬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2003~2005,主持。

            14.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蘇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藥用菌聯(lián)合實驗室,2006~2011,主持。

            15. 日本株式會社BIOLOFT:KIMA的鑒定技術研究,2004~2005,主持。

            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廣義蟲草屬無性型與有性型相互關系研究,2012~2014。

            17. 技術轉讓項目:冬蟲夏草液體深層發(fā)酵研究與產業(yè)化開發(fā),2011。

            18. 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冬蟲夏草原生境資源保育及人工促繁技術研究,2010~2012。

            1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項基金項目:神奇菌物,2010~2012。

            20. 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食藥用菌及應用真菌網絡實驗室,2010。

            21.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普項目:菌物世界科普教育平臺建設,2008。

            2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項基金項目:微生物大世界,2008~2009。

            23.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促進冬蟲夏草菌真菌發(fā)育優(yōu)勢的活性因子及菌劑研究,2007~2010。

            2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蟻巢傘屬系統(tǒng)學研究,2007~2009。

            科研成果:

            1. 蟲草屬真菌及其無性型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劉作易、 梁宗琦、劉愛英、 姚一建 、辛智海,2002年獲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四完成人)。

            資料更新中……

            發(fā)明專利:

            1. 一種冬蟲夏草半合成培養(yǎng)基 姚一建; 董彩虹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6-05-24

            2. 一種冬蟲夏草的培養(yǎng)方法及其專用培養(yǎng)基 姚一建; 董彩虹; 王波; 謝雪欽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6-07-26

            3. 一種冬蟲夏草發(fā)酵菌絲體多糖的提取方法 姚一建; 董彩虹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8-11-19

            4. 一種從冬蟲夏草菌發(fā)酵液中提取黑色素的方法 姚一建; 董彩虹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10-06-30

            5. 一種蛹蟲草固體培養(yǎng)生產類胡蘿卜素的方法 姚一建; 董彩虹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11-11-09

            論文專著:


            發(fā)表學術論文120余篇(80余篇為英文論文),出版英文專著1冊、譯著3冊、參編5冊。

            出版專著:

            《菌物學概論》姚一建、李玉、張克勤、吳美麗、黃永青、王也珍、陳偉群、白逢彥、劉作易、袁自清、王征、呂國忠、吳秋欣、李泰輝、戴玉成、牛永春、郭林、姜子德、王宗華、陳雙林、王琦、郭守玉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北京 2002

            資料更新中……

            發(fā)表英文論文:

            1. WANG, X.-L. & YAO, Y.-J. * (2011) Host insect species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a review. Zookeys127: 43–59.

            2. LI, Y., WANG, X.-L., JIAO, L., YIANG, Y., LI, H., JIANG, S.-P., LHOSUMTSEIRING, N., FU, S.-Z., DONG, C.-H., ZHAN, Y., & YAO, Y.-J.* (2011) A survey of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Th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n press).

            3. DONG, C.-H. & YAO, Y.-J.*(2010) On the reliability of fungal materials used in studies on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38(8): 1027–1035.

            4. WEI, T.-Z., TANG, B.-H. & YAO, Y.-J.* (2009) Revision of Termitomyces in China. Mycotaxon 108: 257–285.

            5. DONG, C.-H., XIE, X.-Q., WANG, X.-L., ZHAN, Y. & YAO, Y.-J.* (2009) Application of Box-Behnken design in optimisation for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from cultured mycelium of Cordyceps sinensis. Food and Bioproducts Processing 87: 139–144.

            6. DONG, C.-H. & YAO, Y.-J.* (2008) In vitro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aqueous extracts from natural and cultured mycelia of Cordyceps sinensis.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1: 669–677.

            7. YANG, Z.-H., HUANG, J.-X. & YAO, Y.-J.* (2007) Autoscreening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for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identification of fungal species, with Pleurotus spp. as an example.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3(24): 7947–7958.

            8. YAO, Y.-J. & SPOONER, B. M. (2006) Species of Sowerbyella in the British Isles, with validation of Pseudombrophila sect. Nannfeldtiella (Pezizales). Fungal Diversity 22: 267–279.

            9. WEI, T.-Z., TANG, B.-H., YAO, Y.-J.* & PEGLER, D. N. (2006) A revision of Sinotermitomyces, a synonym of Termitomyces (Agaricales). Fungal Diversity21: 225-237.

            10. DONG, C.-H. & YAO, Y.-J.* (2005)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of mycelial growth of Cordyceps sinensis in submerged culture.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99: 483–492.

            11. WANG, D.-M. & YAO, Y.-J.* (2005)Intrastrai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heterogeneity in Ganoderma species. 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51(2): 113-121.

            12. YAO, Y.-J., PEGLER, D. N. & CHASE, M. W. (2005) Molecular variation in the Postia caesia-complex.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42(1): 109–116.

            13. WEI, T.-Z., YAO, Y.-J.*, WANG, B. & PEGLER, D. N. (2004) Termitomyces bulborhizus sp. nov. from China, with a key to allied species. Mycological Research 108(12): 1458–1462.

            14. JIANG, Y. & YAO, Y.-J.* (2002) Names related to Cordyceps sinensis anamorph. Mycotaxon 84: 245–254.

            15. YAO, Y.-J. & SPOONER, B. M. (2002) Notes on British species of Tazzetta (Pezizales). Mycological Research106(10): 1243–1246.

            16. YAO, Y.-J. & SPOONER, B. M. (1999) Roesleriaceae, a new family of Ascomycota, and a new species of Roeslerina. Kew Bulletin54(3): 683–693.

            17. YAO, Y.-J., PEGLER, D. N. & CHASE, M. W. (1999) Application of ITS (nrDNA) sequences in the phylogenetic study of Tyromyces s.l. Mycological Research103(2): 219–229.

            18. YAO, Y.-J. & SPOONER, B. M. (1996) Oviascoma, new genus of Otideaceae. Mycological Research 100(1): 102–104.

            19. YAO, Y.-J., PEGLER, D. N. & YOUNG, T. W. K. (1996) Genera of Endogonales.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UK. ii+229pp.

            20. YAO, Y.-J. & SPOONER, B. M. (1995) Notes on British Lamprospora and Ramsbottomia. Mycological Research 99(12): 1521–1524.

            21. YAO, Y.-J., CHEN, Z.-X. & HUANG, J.-H. (1990) Studies on development in the Erysiphaceae. II.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f fresh material of ascocarp development in Phyllactinia. Nova Hedwigia 50(3-4): 401–412.

            22. YAO, Y.-J. (1990) Studies on development in the Erysiphaceae: observations of ascocarp development in Sawadaia. Mycological Research 94(3): 338–346.

            發(fā)表中文論文:

            1 冬蟲夏草的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現(xiàn)狀 蔣毅;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會議】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 2002-09-05

            2 稻瘟病菌交配型分子鑒定體系的建立 王寶華; 魯國東; 姚一建; 王宗華 福建農林大學植保學院;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七屆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2-04-01

            3 中國傻松口蘑研究概況 鄧暉; 曹哲明;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研究實驗室 【會議】中國菌物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第六屆菌物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3-09-01

            4 靈芝屬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概況 王冬梅;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會議】中國菌物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第六屆菌物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3-09-01

            5 國際植物學墨爾本大會上命名法規(guī)的變化 Paul M.Kirk; Lorelei L.Norvell;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籌); CABI UK Centre (Egham); BakehamLane; Egham; Surrey TW20 9TY; United Kingdom; Pacific Northwest Mycology Service; Portland OR97229-1309 【期刊】菌物研究 2011-09-15

            6 病原性絲狀真菌的菌種保藏方法 吳婧; 李東明; G.S.de Hoog;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Centraalbureau voor Schimmelcultures 【期刊】中國真菌學雜志 2011-10-28

            7 中國靴耳屬分類研究概況 魏鐵錚;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蘇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藥(食)用菌聯(lián)合實驗室 【期刊】菌物研究 2009-03-15

            8 DNA條形碼技術在菌物研究中的應用 王文婧; 王曉亮; 王新存; 于曉丹; 李熠; 魏鐵錚;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期刊】前沿科學 2009-06-28

            9 北京地區(qū)大型真菌資源初步調查 陳青君; 程繼鴻; 杜園園; 王慶彬; 姚一建 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系;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 【期刊】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6-04-30

            10 微生物與人類 高福;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種標本館 【期刊】生命世界 2007-12-15

            11 蟻巢傘生態(tài)學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 魏鐵錚;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3-06-30

            12 冬蟲夏草無性型研究概況 蔣毅;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菌物系統(tǒng) 2003-02-22

            13 菌物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進展 嚴東輝;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保護研究所 【期刊】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03-03-20

            14 中國塊菌屬研究概況 任德軍; 宋曼殳;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重點實驗室 北京;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福建福州;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生物系 【期刊】菌物研究 2005-12-30

            15 松口蘑復合種形態(tài)學及生物地理學研究 曹哲明;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研究實驗室 北京 【期刊】菌物學報 2004-02-22

            16 中國口蘑屬種類名錄(英文) 鄧暉; 姚一建; 佩格勒D.N.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皇家植物園 北京; 皇家植物園 【期刊】菌物研究 2004-03-30

            17 蟲草屬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現(xiàn)狀 蔣毅;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菌物研究 2004-03-30

            18 基于28S rDNA序列構建側耳屬系統(tǒng)發(fā)育樹 李雪玲; 姚一建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菌物學報 2004-08-22

            19 白靈側耳優(yōu)良菌株篩選及ITS序列標記 王波; 李雪玲; 唐利民; 姚一建; 姜鄰; 鮮靈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期刊】西南農業(yè)學報 2005-01-05

            20 微生物入侵種和防范生物武器研究現(xiàn)狀與對策 姚一建; 魏鐵錚; 蔣毅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2-01-25

            資料更新中……

            社會任職:


            1. 1996年至1998年英國菌物學會理事。

            2. 1999年《云南植物研究》(現(xiàn)為《植物分類資源學報》)編委。

            3. 2000年英國皇家植物園,榮譽研究員。

            4. 2001年《菌物系統(tǒng)》(現(xiàn)為《菌物學報》)編委。

            5. 2001年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

            6. 2002年至2007年中國科學院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副主任。

            7. 2003年中國菌物學會理事。

            8. 2003年《菌物研究》副主編。

            9. 2004年《生命世界》副主編。

            10. 2006年《食用菌學報》編委。

            11. 2006年中國農業(yè)生物技術學會常務理事。

            12. 2007年中國孢子植物志第五屆編輯委員會委員。

            13. 201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委員。

            14. 2011年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農林業(yè)生物多樣性組副組長。

            15. 2011年國際真菌命名委員會(IAPT Nomenclature Committee for Fungi)委員。

            榮譽獎勵:


            1. 200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2. 2001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

            資料更新中……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3.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久久免费视频影视,国产精品尤物在线不卡
                <div id="obrni"></div>

                    <thead id="obrni"><legend id="obrni"></legend></thead>
                    <ul id="obrni"><meter id="obrni"></meter></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