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材料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發(fā)明專利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時君友,男,1964年生,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清華大學做博士后,F(xiàn)任北華大學副校長。

2002年晉升為教授,國務院特貼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吉林省首屆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吉林省第三、四批高級專家;吉林省第十、十三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骨干人才;吉林省第三、五批創(chuàng)新拔尖人才第一層次;吉林省勞動模范;吉林省首屆學科領軍教授。

主要從事林業(yè)工程領域生物質材料學研究。2012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14年吉林省發(fā)明專利獎(第一完成人);2015年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會評通過)。2012年以來,獲得國家公益行業(yè)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吉林省科技廳等7項課題資助。在生物質基木材膠黏劑及超低甲醛釋放人造板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開拓性研究成果,為新型生物質基木材膠黏劑的設計合成與開拓提供了基礎,為林木生物質材料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模式。主要成果包括:超低甲醛釋放農林剩余物人造板關鍵技術與應用;水性淀粉基氨基甲酸乙酯(API)制備技術;淀粉、三聚氰胺為改性劑的共縮聚膠黏劑合成及應用技術;生物質基膠黏劑新型秸稈人造板工藝技術及E0產品標準體系。發(fā)表SCI、EI檢索論文20余篇,論文累計他引1200余次;應邀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二十余次,其中大會特邀報告十余次。獲得國家授權發(fā)明專利6項,全部進行產業(yè)化推廣應用,獲得38億元經濟效益。作為第一負責人完成國家科技部課題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吉林省重大、重點項目11項。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3.09-1987.07,長春工業(yè)大學化學工程系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士。 

1989.09-1991.07,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物理化學專業(yè),理學碩士。 

1999.09-2002.03,東北林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木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工學碩士學位。 

2004.09-2007.07, 東北林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質材料工程專業(yè),工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7年7月-1993年5月:中國吉林林學院,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助教。

1993年6月-1995年12月:中國吉林林學院,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講師。

1996年1月-2001年12月:中國吉林林學院,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副教授。

2002年1月-現(xiàn)在:中國北華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7年9月-200年9月:中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研究。

2009年9月:博士后出站,中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

2009年9月-現(xiàn)在 中國北華大學,教授,林業(yè)工程一級學科帶頭人,兼職博士研究生導師。

社會兼職:

1.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專家。

2.北京粘接學會理事。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資料更新中……

培養(yǎng)研究生情況:

指導本科畢業(yè)生76人;碩士研究生8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從事高分子材料。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國家及省級重大或重點科研項目17項,完成成果轉化14項。

1.無醛生物質膠黏劑制造及應用技術研究與示范,重大專項,國家林業(yè)局,741萬。

2.超低甲醛釋放人造板制造的關鍵技術應用示范,星火計劃,科技部,100萬。

3.甲醛近零釋放脲醛樹脂,吉林省科技廳,45萬。 

4.淀粉基API木材膠粘劑抗?jié)駸崂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6萬。

5.農林剩余物制造環(huán)境友好型材料成果轉化,科技部,100萬。

6.“利用玉米淀粉生產API膠粘劑”國家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2005年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7.“利用玉米淀粉生產綠色木材膠粘劑的研究”,2006年通過吉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8.“環(huán)保型脲醛樹脂及其木材膠合制品”,2006年通過吉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9.吉林省科技廳重大攻關項目“寒冷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節(jié)能住宅產業(yè)化技術開發(fā)—生態(tài)型建筑板材—稻草人造板生產工藝研究”2008年7月通過吉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10.國家科技部農業(yè)轉化資金項目“生物質玉米淀粉API新型秸稈人造板開發(fā)”,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   

11.吉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利用農林剩余物制備環(huán)境友好性材料”,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

主要貢獻:

在環(huán)保型生物質基膠黏劑方面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1、首創(chuàng)淀粉基API木材膠黏劑制備技術,其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了一年生玉米淀粉替代不可再生的石化產品,所制得的淀粉基API比傳統(tǒng)的API膠黏劑活性期延長2-3倍、初粘度降至600-2000mpas。為玉米淀粉的高值化利用開辟了新的途徑。

2、針對稻秸稈表面特性,將玉米淀粉酸解氧化進一步降低分子量,改善膠黏劑在秸稈表面潤濕性,再加入適量木質素磺酸鹽類螯合性偶聯(lián)劑,首次開發(fā)出稻秸稈人造板專用玉米淀粉API膠黏劑。

3、通過"生物質基玉米淀粉API膠黏劑"及配套技術"稻秸稈人造板生產工藝"的完善與熟化,開發(fā)出了生物質基玉米淀粉API新型秸稈人造板。使稻秸稈人造板在甲醛釋放量為零的前提下,各項理化性能指標均達到GB/T21723-2008要求,而成本僅為采用純MDI的1/3。

4、首次對木材加工剩余物落葉松樹皮粉進行苯酚液化及全量利用技術研究。

5、首次將玉米淀粉活化技術與脲醛樹脂分子結構調控技術結合,制備出預壓性能優(yōu)異、游離甲醛含量低的高性能脲醛樹脂。

科研成果:

1 超低甲醛釋放農林剩余物人造板制造關鍵技術與應用 時君友,顧繼友,郭西強,李成元,朱麗濱,陳召應,張士成,郭立志,安秉華,南明壽,李翔宇,張明,張吉平,柴瑜,徐文彪,溫明宇,毛陳居,胡大勇,王茜,蘇玲,徐忠義,麻馨月,王淑敏,龐久寅,朱國威,王超男,高振華,關鑫,張仲鳳,李杉,吳俊華,李春鳳,劉明利 福州大學 2016

2 農林生物質廢棄物制備固體成型燃料關鍵技術研究 李翔宇;許艷紅;申璐;唐惠康;時君友;柴瑜;王茜;張蕾;李學琴;徐文彪 北華大學 2016

3 環(huán)保型脲醛樹脂木材膠黏劑產品開發(fā) 張吉平;時君友;王茜;郭立志;路清勛;溫明宇 吉林辰龍生物質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2014

4 超低甲醛釋放脲醛樹脂制造技術及應用 時君友;李翔宇;柴瑜;吳俊華;魏白光;麻馨月;張吉平;徐文彪;董霽瑩;郭立志;王淑敏;程佳 北華大學 2014

5 吉林省林產化學與工程研究創(chuàng)新團隊 時君友;李翔宇;姜貴全;龐久寅;王淑敏;麻馨月;許艷紅;王瑞儉;柴瑜;徐文彪 北華大學 2014

6 農林剩余物制造環(huán)境友好型板材的成果轉化 時君友;張士成;宋文緒;王春梅;楊庚;王茜;王淑敏;宋寶林;王成;邢洋;湯云云 北華大學 2012

7 以農林剩余物制備環(huán)境友好型材料技術 時君友;陳曉波;溫明宇;王茜;王春梅;湯蕓蕓;邢洋 北華大學 2009

8 生態(tài)型建筑板材——稻草人造板生產工藝研究 時君友;潘輝;王茜;涂懷剛;王新禮;張士成;陳紅;孫耀星;沈德軍;馬長捷;郭立志;溫明宇;谷秀榮;劉成 北華大學 2008

9 利用玉米淀粉生產綠色木材膠粘劑的研究 時君友;牛佳牧;陳紅;佘穎;張士成;孟祥文;鄧軍;王茜;李玉霞;陳曉波;孫麗華;馬長捷;孫耀星;曲亞平 北華大學 2006

10 環(huán)保型脲醛樹脂及其木材膠合制品的研究 時君友;韋雙穎;佘穎;涂懷剛;馬長捷;王淑敏;王茜;李玉霞;陳曉波;孫麗華 北華大學 2006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久久免费视频影视,国产精品尤物在线不卡